“而且目前不說咱們公社,據我所知,還沒有幾個搞這些的。”
“搞養殖場這事兒,我個人覺得似乎有些操之過急了。”
“我知道年輕人有想法,不過嘛,還是不要做出頭鳥了。”
李冬生對此早有心理準備,他知道想要推動這個項目,必然不會一帆風順。
“這是集體項目。”
他趕忙解釋道,同時指了指收益分配表的部分。
“徐書記,您看看,我計劃,每出欄百只兔,上交公社三十斤肉。”
他特意加重“三十斤”的讀音。
這是他和徐長江之間的心照不宣——意味著這是給公社的一份實實在在的好處。
一聽這個,原本皺著眉頭的徐長江又重新端起了規劃書,眼神中多了幾分思索。
“嗯……不過嘛,為革命做貢獻的這份心情我倒是支持的……”
徐長江的煙灰簌簌落在規劃書上,他看了又看,隨后摘下眼鏡,從兜里掏出一塊干凈的布,慢慢擦拭著。
接著慢慢踱步到了窗臺前。
他望著公社糧倉的方向,若有所思地問道:“計劃外的產出……”
“全走供銷社賬目。”李冬生搶答道。
這等于他又退讓了一步,走供銷社賬目,對于徐長江而言,不僅便于監管,還能從中獲取一定的利益。
對他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徐長江又慢慢踱步回來,坐在椅子上,喝了一口茶后,對著李冬生抬起了三根手指。
“我說三點。”
他表情認真,語氣沉穩,“首先,咱下面能搞什么,一般都是看省農科院,不過看了你寫的這些規劃,我個人覺得可行,倒是可以替你擔保,這是其一。”
“其二,搞養殖場需要人,人由你自己來找,能發動多少鄉親全靠你的本事,人數基礎夠了,才能說下一步。”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條,東西弄好了往哪兒賣?你要是能給我拿來肉聯廠的收購意向書,我可以同意。遠的先不說,這三點最基礎的你要先給我做到。”
說完,徐長江抓起鋼筆,在紙張上寫下一半的批文。
“只要你做到了,地我可以批下來,讓你先試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