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姐卻捂著肚子笑得直打滾兒,她也不知變得什么魔術,小背心和小短褲還穿在身上,我恨得牙根癢癢。
到了另一屋,許叔正在打呼嚕,我只掃了一眼……那后腳跟和我二姥爺相比,也不遜色多少!
第二天一早,許叔便開始對我展開特訓。
我本以為多半是我哄這個偏執的老頭玩兒,順便把公司法人騙到手。
可沒多久就深入其中,原來……一個小小的瓦匠,竟有如此多的學問。
首先是理論知識與實操,理論知識又分工程規范、安全守則,材料辨別……
實操部分又包括室外工程與室內工藝……各種傳統工具,以及現代機械設備的使用。
許叔簡直就是當代施工技術的活字典,他教我的不僅僅是主流工藝,還有當年工程兵們各自從家鄉帶來的古典技法、心得秘訣,使我大受震撼。
我腦子本就聰明,而現在對建筑藝術的敬畏更使我一門心思鉆研,從不恥下問到舉一反三,許叔也漸漸對我欣賞起來。
興奮的道:“諾諾沒看錯人,是塊好料子!”
第三天下午,許叔已把我帶到栓子、更新幾個年輕的小瓦匠眼前。
對栓子道:“你不說我過時了嗎?我剛調教了一個小徒弟,你敢不敢跟他來個大比武?”
許叔之前已跟我說過,大比武是工程兵當年傳下來的傳統,工縣的泥瓦匠經常以此切磋技藝。
共分三輪:
第一輪比眼力,雙方被指定同一種建筑物,分別說出所用磚塊與水泥等材料用量。
第二輪比力量、速度,按自己所需的材料自行搬取、準備。
第三輪比技術,誰先把料備完,即刻開始施工。
最后由圍觀者統一測試、驗收,看誰先把目標建筑物建好,剩余材料最少,建得結實好用。
栓子不屑地看了我一眼,我心里開始打鼓。
這兩天我聽人說了,栓子和更新是工縣年輕一代最好的瓦匠。尤其栓子,更是年輕人中的一把。
所謂一把就是一把手,是出類拔萃,一覽眾山小的代名詞。兩人之前帶工友在金大發那兒干,可因為拖欠工資,只好又帶人回來了。
“你行嗎小師爺?”栓子雖然口氣不敬,可輩分畢竟還是講的。
我心一橫,“有啥不行的?不試誰知道!”
更新在一旁抱著肩膀,這時道:“許爺爺,別說我們對您老不敬啊,這可是你們工程兵當初留下的規矩,輸了可得有點兒彩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