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周鐵柱也雇來了好幾個壯漢,把十幾口大腌缸搬上牛車,帶上周興富和李桂枝風風火火地趕去縣城。
臨近中午時分,終于把一萬瓶蘿卜干,給全部運到了縣委大院的供銷科里。
李科長在檢查一番后,很是爽快的,打開保險柜,捧出一摞摞十元大鈔。
1985年市面上流通的人民幣還沒有一百元面額,主要以十元及以下面額為主。
兩年后,也就是1987年,才開始發行一百塊錢面額。
李科長數錢的沙沙聲讓周興輝和劉俊生、周玉梅都下意識地屏住了呼吸。
李科長整整數了三遍,才將一萬塊錢推了過來,周興輝伸出雙手,迫不及待地一把將錢摟進懷里。
在1985年可是一筆實打實的巨款,俗稱萬元戶。
在村子里幾乎找不到有一家是萬元戶的,周興輝算是第一個萬元戶了,他怎能不激動?
擱在村子里,誰家存折上能蹦出這串數字,廣播里鐵定要敲鑼打鼓地宣傳起來。
就別說老周家,哪怕是放眼周圍好幾條村子,好像都沒有出現過一例萬元戶。
周興輝算是第一個萬元戶,他激動得都要沒法形容了。
不過這一萬塊錢,并非全都是利潤。
玻璃瓶和瓶蓋的貨款、吳家兄弟的運輸費以及劉俊生夫婦合共2個點的分紅,都等著結算。
周興輝也就是激動了一下下就恢復了冷靜。
一踏出縣委大院,就能看見吳長順、吳長利正帶著車隊的幾個漢子候在角落里。
周興輝從錢袋摸出五張十元鈔票,當場結清了吳家兄弟的運輸費。
吳長順、吳長利笑得露出豁牙,喜滋滋地把鈔票反復疊了又疊,連聲道謝:“輝叔,以后有活盡管喊我們,價錢好商量。”
劉俊生見了,暗地里佩服周興輝的智慧。
村里多少人見錢眼開,拿了工錢還要眼紅主人家的本金。
更有甚者在背后使絆子、潑臟水,惡意詆毀。
可眼前這吳家兄弟,反倒真如周興輝那天所說的一樣,他們只會記著你的好,還會把你當成恩人來對待。
之后,周興輝直奔福耀玻璃廠,把玻璃瓶和瓶蓋的賬給一并結了。
玻璃瓶三毛錢一個,瓶蓋一毛錢一個,一萬套瓶瓶罐罐算下來是四千塊,再減去兩人各一百塊押金,共二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