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如實說,還是拍馬屁,可把周興輝給逗得高興極了,他抬手拍了拍那商販的肩膀,笑著說:“你是個識貨的人!”
說完,周興輝就大步走入辦公室,周玉梅和劉俊生緊跟著進了門。
兩人是一臉就著急,剛想開口說什么,卻被周興輝輕輕一抬手制止了。
“你們別急。有一句話不是說福禍相依嗎?鴻運那邊鬧了這么一出,反倒提醒了我一件事。”
周玉梅和劉俊生對視一眼,而后滿臉疑惑地看著周興輝。
周興輝一字一句地說出了自己的打算:
“我們不能再守著這一畝三分地了。想要活下去,就得走出去。擴大工廠規模,豐富產品種類,建立分銷渠道。”
這段時間,周興輝一心撲在楊三癩投毒一事上,確實忽略了工廠的日常經營。
沒想到鴻運那邊趁虛而入,硬生生搶走了不少客戶和市場份額,這回算是狠狠地給他敲了個警鐘。
光靠品質還不夠,必須要有布局。
周興輝都重活一世了,上輩子學到的那一套,隨便抽一點出來都能玩轉這個時代。
區區一個鴻運食品廠?他還真沒放在眼里!
周玉梅雖然是個聰明人,但畢竟接觸的是這個時代傳統小本買賣那一套,對這些新名詞一時半會兒反應不過來。
“爸,你能不能說得詳細一點?什么分銷渠道?我聽不太懂。”
周興輝笑了笑,沒有直接解釋概念,而是打了個比方。
“分銷渠道其實跟鴻運現在干的事,本質上差不多。小商販們替工廠拉貨、賣貨,其實就是一種分銷模式。
只不過人家是用成本價收買人心。我們要做的,是讓商販們主動選擇我們。
建立一套完整的分銷制度,讓每一個愿意賣周氏產品的人都能穩穩當當地賺到錢。這樣一來,我們就能靠著整個市場的人脈網去鋪貨、去擴張。”
周興輝雖然沒有實操過,但他卻是越說越興奮,眼神里透著一股亢奮。
“恰是價格貴,才能保證產品質量,再配以合理機制。從長遠來看,選擇周氏絕對是一件相當有前途的事。”
周玉梅和劉俊生雖然只聽懂了三四分意思,但兩人卻對周興輝佩服得五體投地。
要是肚子里沒點料,就算是吹牛,也吹不出這種場面話來。
周興輝拿來紙和筆,開始涂涂寫寫。
他只念到小學三年級,字自然好看不到哪兒去,歪歪扭扭的,像一條條毛毛蟲爬滿了紙。
他自己看著都忍不住搖頭,虧他還好意思罵家里的三個小丫頭片子字寫得丑。
時間不知道過去了有多久,計劃書終于出爐了,周興輝一臉興奮地指著這幾張寫得密密麻麻的紙,說:
“這是我寫的分銷計劃。先在縣城每一個區都設立一個一級分銷點,由工廠直接統一供貨,不跟鴻運打價格戰,而是根據實際出發去定價。
每個一級分銷商下面再帶幾個二級攤販,他們自己去發展客戶,逐漸全面覆蓋周邊鄉村城鎮市場。
每月銷量前3名的一、二級分銷商可獲得額外獎勵,比如米、油、現金紅包等等。就是要把利潤空間打大,才會有人搶著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