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份合同簽下后,緊接著,第二份、第三份也陸續完成。
有一個店主,也不知道從哪里喊來了一個老熟人,對方接過合同翻看幾眼,又咬了口薯片,竟當場掏出鋼筆,在紙上簽下名字。
其他店主見狀,也紛紛效仿。
最后粗略一數,確認要合作的店主,竟已高達二十位以上。
吳長順輕輕吐出一口氣,像是把這一路的憋屈、碰壁、焦慮都一并呼了出去。
從最開始被聯合抵制,再到如今二十多位店主主動簽約,他終于算是做出了點成績出來。
當吳家兄弟回去匯報工作時,周興輝和周玉梅都同時笑的高興。
真沒想到,吳家兄弟居然殺出了一條血路,看來這兩人是干業務的一把好手。
只是高興還沒持續多久,周玉梅就一臉擔憂地皺起眉頭來。
“爸,經銷商占了三成的利潤,縣委那邊又抽了五成,咱們只拿兩成……這賬一算,這根本賺不了錢,甚至還會賠錢。”
“照這個模式鋪貨下去,賣得越多,虧得越狠。
周興輝冷聲道:“我知道。這生意,從一開始就是虧的。百分之百虧。”
此言一出,周玉梅和吳家兄弟都同時愣住了。
“爸,這樣下去哪能行?”
周玉梅知道要不是為了把鳳凰茶葉這個累贅銷售出去,公司根本不會把生意做成了只虧不賺。
長期下去,估計連發放工資都會成困難。
周興輝肯定不會蠢到這種地步,他自然有自己的打算,但現在還不能說出去。
“等到了時候,我再告訴你們。現在,就按照這個方式去做。且要加大經銷商和出貨數量規模。”
既然周興輝都這么說了,周玉梅最終還是點頭應下。
吳長順與吳長利也早已習慣了這種“只管去做”的節奏。
三人各行其職:
周玉梅負責統籌調度,安排生產與物流;
吳長順主攻渠道拓展,親自帶隊跑市場;
吳長利則專注終端維護,確保每一家店鋪都能順利供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