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一艘快船自南岸駛來,正是得到捷報后匆匆趕來的孫韶。
“哈哈哈!叔武!道遵!好!干得漂亮!”
孫韶人未至,聲先到。
他大步流星地走進中軍大帳,臉上洋溢著毫不掩飾的贊許和興奮,用力拍著孫桓的肩膀。
“奇襲果斷,指揮若定,臨陣斬將,一氣呵成!好!不愧是我孫家虎子!此戰足以揚名!”
面對堂兄的盛贊,孫桓只是謙遜地抱拳行禮:
“堂兄過譽了。此戰僥幸,全賴將士用命,更賴堂兄提供船只兵甲,以及……魏軍疏于防備。”
他語氣平和,將功勞歸于眾人,毫無居功自傲之色。
孫韶看著孫桓平靜無波的眼神,聽著這番謙遜得體的話語,心中那份驚異更甚于周循。
如此年輕,立此大功,竟能保持如此清醒的頭腦和謙遜的態度?
此子心性,遠非常人可比!
他心中對孫桓的評價,瞬間又拔高了許多,隱隱覺得此子日后成就,恐怕真的不可限量。
寒暄過后,孫桓與周循引著孫韶來到大帳內懸掛的江北布防圖前。
地圖上,曹魏的勢力范圍清晰標注,各處要塞、駐軍一目了然。
孫韶收斂笑容,目光如炬地指向地圖:
“叔武,江都津已下,下一步如何打算?愚兄在京口坐鎮多年,倒有一條水路可資利用。”
他粗壯的手指沿著一條蜿蜒的河道向北劃去。
“此乃邗溝!連接長江與淮河,乃漕運要道。我軍可由此水路北上,直插淮河!經高郵湖入淮,兵鋒直指淮陰!”
他頓了頓,詳細分析利弊:
“此路之利,在于能充分發揮我江東水軍之長,避開陸路與魏軍鐵騎硬撼。且水路運兵運糧,相對便捷。”
“然其弊端亦明顯:其一,邗溝年久失修,曹魏疏于維護,淤塞嚴重,大船難行,通行能力有限;”
“其二,淮陰乃江北重鎮,有重兵把守,早已要塞化,尤其是那座淮陰石鱉城,依山傍水,易守難攻!強攻此處,必是一場硬仗,傷亡恐難預料。”
孫韶將路線的優劣剖析得極為透徹,說完便不再言語,只是用充滿探究和期待的目光看向孫桓。
他想看看,這位剛剛證明了自己勇武與指揮能力的堂弟,在戰略謀劃上,是否還能給他帶來驚喜。
孫桓沒有說話,他的目光緊緊鎖在布防圖上,眉頭微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