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們用什么法子,必須治好胡惟庸!”
“辦好了有賞,辦不好休怪我手段殘忍!”
說完,不顧御醫們慘白的臉色,轉身大步離開太醫院。
滿心掛念胡惟庸的朱元璋,無論如何也沒想到,此刻胡惟庸正坐在臥房里憂心忡忡地看著桌上的筆墨發呆。
案幾上有一張白紙,上面寫著“臣胡惟庸叩請圣安,臣昨日忽遭……”
顯然這是給朱元璋的奏折。
簡單來說,胡惟庸只有一個念頭。
辭職,趕快辭職!
晚一步就多一分危險,早辭職早解脫!
只是寫著寫著,他忽然覺得不太對勁。
完美繼承了前人記憶的他,這字跡是不是寫得太好了?
這哪里像是重病纏身的人寫的折子?
老朱要是看出破綻退回折子怎么辦?
不行,太不妥了!
重新寫!
想到這里,胡惟庸毫不猶豫地將之前的折子揉成一團,提筆重新認真書寫。
這一回就困難多了。
要知道,想把字寫好并不容易,但也并非難事,只要一筆一劃用心寫就行。
夜深人靜時,胡惟庸終于完成了一份不足五百字的奏折。
耗盡一個時辰,他才勉強寫出這份敷衍了事的文書,上面滿是涂改痕跡和大小不一的字跡。
按常理,這樣的東西別說遞到皇帝面前,就連作為草稿都會被嫌棄。
然而胡惟庸卻顯得極為滿意,將兩張皺巴巴的紙小心折疊,放入奏折本內。
隨后喚來守候在外的胡義,囑咐其立刻送至宮中。
交代完畢,他便舒舒服服地重新躺回床上,靜待朱元璋的反應。
這份由病重丞相呈上的急奏,在夜晚也迅速抵達正在忙碌政務的朱元璋手中。
朱元璋接過奏折后立即打開,但只看了一眼便眉頭緊鎖。
天哪,我的大管家——哦不,是丞相,竟然要辭職了嗎?
說實話,朱元璋對胡惟庸的感情十分復雜。
胡惟庸確實才華橫溢,又是同鄉,一路跟隨自己打拼至今,功勞不可謂不大。
但自從胡惟庸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后,他那副的模樣讓剛登基不久的朱元璋很是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