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王朝強(qiáng)大的時候,他們的速度那叫一個快。
朱元璋剛建立大明不久,他們就趕緊跪下了。
以至于朱元璋這樣好強(qiáng)的人,特意在《皇明祖訓(xùn)》中將高麗列為“不征之國”。
所謂的“不征之國”,朱元璋的意思很簡單。
有些國家是希望子孫別去打,因為他覺得打了不劃算。
有些國家是希望子孫晚點打,實力不夠可能會吃虧。
朱元璋立下《皇明祖訓(xùn)》時,怎么也想不到后來的變化。
他的后世子孫和朝臣們,拿著這本“祖訓(xùn)”玩出了各種花樣。
不過,這些年來高麗倒是年年朝貢。
胡大老爺心里明鏡似的,高麗這幫白眼狼,怕是又要蠢蠢欲動了。
畢竟,高麗那反骨都快成了他們的“國粹”,簡直比申遺還早一步深入人心。
正因為這幫家伙早晚是個禍患,所以當(dāng)一群奇裝異服的高麗使團(tuán)出現(xiàn)在他面前時,胡大老爺?shù)哪樕喜]有多少熱情。
按照大明的禮制,胡惟庸一絲不茍地完成了問候、寒暄、迎賓等一系列流程后,便把這使團(tuán)丟給了其他人。
至于胡大老爺自己?
呵呵,冷風(fēng)吹得他渾身不自在,他決定多喝幾杯茶,多吃幾塊肉暖暖身子。
高麗使臣見胡大老爺這般態(tài)度,心里有些摸不著頭腦。
不過,能帶著使團(tuán)來大明上貢的,自然也不是什么一根筋的蠢人。
他一把拉住旁邊的禮部官員,兩手交握時輕輕一抖,一個沉甸甸的金掛墜便滑到了對方手里。
隨后,他微微一笑,用略顯生硬的官話趕緊打聽了起來。
被拉住的禮部小官原本想當(dāng)場給他一腳,讓他見識見識大明的武德。
可一捏到手里那沉甸甸的東西,臉上的笑容頓時真誠了幾分。
“剛剛那位,胡大人,胡相,大明的,懂?”
高麗使臣一聽,連忙點頭,半點不滿都不敢有。
嘛,有點脾氣很正常!
他們高麗的說話都得鼻孔朝天,更何況是大明這兒的。
他們哪敢有半點怨言?!
甚至,他們還動了些小心思!
是不是能借著這個機(jī)會,跟大明的大人攀上點關(guān)系?
可進(jìn)去稟報的官員被胡惟庸毫不留情地打發(fā)了。
胡惟庸直接安排其他官員帶高麗使臣進(jìn)京,而他自己壓根不露面!
身邊的官員有些好奇,胡大老爺為何對高麗使臣如此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