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單純的為應對鄉(xiāng)試而組成的考題討論小組,因官員們的介入,一方面變得更加熱鬧,另一方面也摻雜了許多本不該有的因素。
至于結(jié)果是好是壞?無人知曉,只能交給時間和命運去評判了。
對于學子們的這番鬧騰,胡惟庸自然也有所耳聞。
古語云:“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边@句話如今可謂恰到好處。
胡惟庸權(quán)勢大增后,前來攀附的人絡繹不絕。
許多人也明白,若是空手登門,恐怕連個眼熟都混不到。
因此,但凡能為胡惟庸出一份力,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幫助,也有無數(shù)人爭相效勞。
這不,這次學子們的考題討論聚會剛剛開始,就有十幾封信從各地送到了胡惟庸手中。
(本章完)
里面詳細描述了本地學子如何“討伐”胡惟庸,以及他們?nèi)绾螆F結(jié)一致應對即將到來的鄉(xiāng)試。
當然,信件中也充斥著大量的奉承言辭,內(nèi)容大同小異。
意思無非是,只要胡大老爺發(fā)話,這些連官職都沒有的士子們只能乖乖回家自行讀書。
然而,無論是出于胡大老爺個人不愿欠人情的原因,還是為了大明的發(fā)展,他都不可能做出這種事。
雖說這種行動無需取締,但由于這些信件,胡大老爺對那幫學子的所作所為了如指掌。
簡直就像是眼睜睜看著他們在自己眼皮底下鬧騰。
什么截搭題、數(shù)字題、雙截搭題、雙數(shù)字題、史家絕唱題、法家題……
這幫學子一旦放開手腳,還真想出了一些連胡大老爺都拍案叫絕的題目。
不過,也就止步于此了。
鄉(xiāng)試時間還沒到,胡大老爺哪會把精力浪費在這種小事上?
有那時間,不如多陪如詩、宛如玩點小游戲,豈不美哉?
尤其是最近如詩開發(fā)的新游戲,胡大老爺簡直興趣十足。
嘶……
關(guān)鍵是,如詩自己也是什么都沒穿啊。
這簡直堪稱世界名畫。
不對!
他們?nèi)缃裢娴眠@么花了嗎?
天啊,這幫人到底覺醒了什么奇怪的屬性!
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