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眼前的方孝孺,陳鋒不禁感慨,建文時期的忠臣良將確實不少。
此前的鐵鉉,如今的方孝孺,皆是如此。
他們都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其高尚的品格與德行,值得后世之人敬仰與效仿。
只可惜,他們都未能遇到真正的明主,不僅眼光欠佳,運氣也著實不好。
倘若朱標能夠順利即位,以這二人的才華與品性,必定能成為一代名臣大儒。
可偏偏他們遇上了朱棣,這位行事果決狠辣之人,而他們又不愿屈服,種種因素交織之下,既讓人對他們心生敬意,又不免覺得他們太過迂腐固執。
不過,在這個時空,一切或許都將有所不同!
像鐵鉉、方孝孺這般不可多得的人才,絕不能被埋沒浪費。
若能善加運用,將他們放在合適的位置上,無論是對天下百姓,還是對華夏文明的發展,都將大有裨益!
心中雖思緒萬千,但陳鋒還是快步上前,伸手扶起方孝孺,爽朗地笑道:
“免禮免禮!我早有耳聞,你是宋濂宋夫子的得意門生,令尊方克勤大人為官清正廉潔、忠君愛國,實在令人敬佩!”
方孝孺聽聞陳鋒這番話,心中的激動之情更甚,就如同得到了偶像的認可一般,聲音都微微顫抖:“陳侯竟然也聽說過學生的微薄聲名?”
陳鋒面帶笑意,頷首道:“你可是當今天下讀書人的榜樣,被譽為大明的‘讀書種子’,日后更是有望成為一代大儒,我又怎能不知?”
方孝孺頓時面色漲紅,雖滿心歡喜,卻仍保持著謙遜的態度,連忙擺手道:“不敢當!陳侯謬贊了!學生實在擔不起如此贊譽。
陳侯才是國之棟梁、朝廷柱石,是我等應當學習效仿的楷模……更是我的恩人!”
這下輪到陳鋒有些詫異了,他驚訝地看著眼前仿若后世追星少年般激動的方孝孺,心中滿是疑惑。
難道這家伙竟是自己的“粉絲”?
方孝孺急忙接著說道:“陳侯敢于直言進諫,這與令尊大理寺卿陳大人一脈相承,你們不畏權貴,一心為國為民,實在是我等晚輩學習的榜樣!
上次‘空印案’,家父不幸被牽連其中,險些性命不保,幸得陳侯在陛下跟前仗義執言,才讓陛下收回成命,使家父得以保全性命。
家父返鄉之后,常常感慨陳侯的救命之恩,還特意叮囑學生,若有機會,一定要前來拜謝陳侯,向陳侯好好學習。
這也是學生今日前來拜見陳侯的重要原因,就是想當面感謝陳侯的大恩大德!”
話音剛落,方孝孺便迅速從懷中掏出一個精致的錦盒,略帶羞赧地撓了撓頭,隨即將錦盒雙手奉上:“這是用濟寧府盛產的野鴨尾毛制成的柔翰,筆毛柔軟且富有彈性……雖不是什么貴重之物,但卻是學生的一點心意,還望陳侯莫要嫌棄!”
陳鋒見狀,不禁啞然失笑,也沒有假意推辭,伸手接過錦盒,豪爽地說道:“濟寧府的筆墨在天下可是久負盛名,這禮物不僅不寒酸,簡直堪稱價值千金!
替我轉告令尊,這毛筆我就收下了,多謝他的饋贈!
至于救命之恩,就別再提了……這一切都是陛下圣明,開恩赦免!”
方孝孺先是面露喜色,而后又滿是崇敬地望著陳鋒。
在他眼中,陳鋒為人豪爽大氣、溫和謙遜,毫不矯揉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