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暗想,剛剛還為朱棣的安危憂心忡忡,這會兒卻說出“就因老四之事”這般話來?
朱標似是察覺到陳鋒眼神中的異樣,輕咳一聲,解釋道:“孤并非此意,只是想問,除了老四的事,是否還有其他變故發生?”
說罷,他自問自答道:“定然還有隱情!否則父皇不會如此大動干戈。不僅緊急召見徐達、湯和、李文忠等親信重臣,還命五軍都督府交出兵符;更將巢湖、鄱陽湖等地水師悉數調往淮河,又讓各勛貴將子嗣送入大本堂……父皇究竟在防備何人?到底要做何事?”
朱標聰慧過人,早已察覺到諸多異常。
朱元璋和陳鋒刻意隱瞞,擔心他難以承受,可這并非朱標所愿。
他不愿做個被蒙在鼓里的糊涂人,待到事情發生,卻無能為力、無法參與。
陳鋒再次看向朱標,見他神色堅決,心中明白他的想法。
稍作沉吟,陳鋒決定不再隱瞞。
反正朱元璋已經起程,鳳陽局勢大局已定,即便朱標知曉真相,也無力改變什么。
于是,陳鋒直言:“陛下放棄遷都鳳陽中都了!”
“什么?!”朱標大驚失色,滿臉不可置信。
遷都鳳陽乃是洪武二年便定下的國策,如今中都皇城即將竣工,父皇竟要放棄,這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震驚過后,朱標急忙拉住陳鋒,追問道:“為何?究竟是何緣由?”
陳鋒隨即將鐵鉉上奏的折子內容,一五一十地告知朱標。
原來,淮西勛貴在鳳陽肆意妄為,惡行累累:他們欺壓百姓,強占田畝;豢養奴仆,凌辱良善;隨意打殺鄉里老人,勾結地方官員,阻攔百姓上京告狀;甚至畜養童奴取樂,衣食住行僭越禮制。
在他們的殘暴統治下,鳳陽儼然成為人間煉獄,百姓苦不堪言、怨聲載道,流離失所,田地荒蕪,人丁銳減……
朱標聽完,呆立許久,可卻面色平靜,看不出絲毫情緒波動。
這反倒讓已經做好攙扶準備的陳鋒頗為意外,心中暗自贊嘆:不愧是史上第一太子,竟有如此定力,聽聞這般惡行,還能保持鎮定!
然而,就在陳鋒心中感慨之時,朱標突然淚如雨下,滿臉悲戚,哽咽難言。
陳鋒目瞪口呆,沒想到太子如此重情重義,雖是男兒,眼淚卻也這般柔軟,當真是性情中人!
不像老朱,怒是真怒極了,但卻沒掉落一顆眼淚…
比起早已心如鐵石的朱元璋,朱標顯得格外仁慈善良。
他大概是在為鳳陽百姓的悲慘遭遇痛心疾首,為朱家給百姓帶來的苦難深感愧疚自責。
陳鋒上前,輕輕拍了拍朱標的肩膀,勸慰道:“太子殿下不必過于悲傷。此事非你之過,也不能歸咎于陛下。
‘屠龍者終成惡龍’,古往今來,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p>
“與其在此哀傷,不如盡早謀劃。待陛下肅清鳳陽的黑暗勢力后,全力恢復當地民生經濟,彌補百姓傷痛,重新贏回民心?!?/p>
“唯有如此,才能徹底消除‘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是個好地方,自從出了個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這首花鼓詞的負面影響,讓朱家再度成為鳳陽百姓的驕傲!”
朱標向來從善如流,聞言用衣袖擦干眼淚,目光堅定地看向陳鋒:“你說得對!孤不該一味沉浸在悲傷之中,自怨自艾對鳳陽百姓毫無益處。既然江山由朱家執掌,百姓因朱家受苦,自然該由我朱家人來彌補過錯!”
說罷,朱標挺直脊背,緊緊握住陳鋒的手,語氣鄭重,雖還帶著些許鼻音,卻難掩決心:“輔宸,助孤完成此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