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我們成功逼退了白象國,丹國就安全了嗎?”
“不,只要地緣格局不變,它就永遠暴露在白象的利爪之下,我們將不得不對其進行長期的軍事援助,甚至是永久性駐軍。”
“這會把我們拖進一個無底的戰略泥潭里,成為一種沉重的負擔。”
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石總長的分析解剖出了所有的風險隱患,字字句句都切中了要害。
大首長吐出一口悠長的煙圈,眼神深邃地看著煙霧散去:
“總長同志,那你有什么具體的建議?”
石總長挺直了腰桿,眼神變得銳利起來。
他再次走到地圖前,用教鞭在丹國境內一個突出部畫了個圈。
“朗洞地區。”
“我的建議是,不必理會丹國全境的存亡。”
“我們的戰略目標應該非常明確和有限,即出兵控制朗洞高地,將這把抵在我國咽喉上的尖刀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這樣做,理由也很充分。”
“我們可以對外宣稱,是為了防止戰火蔓延至我國邊境,是自衛行動。”
“既能取得最大的實際戰略利益,也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陷入戰爭泥潭。”
這個建議,務實、精準、冷酷,卻又無可指摘。
它將國家的現實利益放在了第一位。
內相和楊部長等人都在權衡,一時間拿不定主意。
會議室里再度安靜下來,只有大首長沉默地抽著煙,一根接一根,桌上的煙灰缸里很快就堆滿了煙頭。
他雙眼微瞇,仿佛在腦海中進行無數復雜的推演。
終于,他掐滅了最后一根煙。
他沒有直接采納石總長的建議,也沒有否決,只是緩緩地抬起頭,環視了一圈會議室里眾人凝重的臉龐。
最終,他將手伸向了桌上那部紅色的保密電話機。
眾人不解地看著他。
在這種最高級別的戰略會議上,為了保密通常一般不會通話,更何況是大首長親自撥出。
電話很快被總機接通。
只聽見大首長對著聽筒,平靜說道:
“接351廠,找余宏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