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桑晴成為了我們新部門的第一個負責人,如果能把我們公司版權銷售做起來,未來的直接晉升通道就是副主編,甚至是正主編了。”
傅天寧給桑晴畫個大餅,還不忘交代說:“大家都給桑晴打打氣加加油,之后要多請她吃吃飯!”
大家紛紛為桑晴鼓掌。
桑晴也不太好意思,她對著大家笑著點頭:“謝謝大家,我希望能有更多機會,給大家賣賣版權,讓大家爭取多請我吃飯!”
一下子,桑晴成了公司的紅人。
以前大家都只能對接出版,這一下突然有了銷售通道,都紛紛想要推銷自己手上的版權。
有些編輯甚至自己寫了幾本作品,但出版后賣得不好,如果能借助桑晴把影視版權賣出去,自己也能賺一筆。
傅天寧當天就給她印了新名片:藍鯨出版-商務總監(jiān)。
一下子從一個小編輯,變成了總監(jiān)。
不過桑晴明白,這個總監(jiān)只是個噱頭,供她在外面行走江湖,忽悠別人。
其實,她這個總監(jiān),只監(jiān)管她自己。
桑晴暗下決心,這是她事業(yè)的開始,她一定會賣出版權,擴充部門,變成大佬。
傅天寧規(guī)定,桑晴有任何事都直接跟他對接。
而傅天寧的目標也跟桑晴一樣,就是把這個板塊提起來,甚至壯大,變成公司營收的大頭。
不過部門建是建好了,怎么做業(yè)績呢?
桑晴整理了下公司的影視版權,發(fā)現出版書影視化的價值不高,像很多部門的出版圖書,甚至沒有影視化的可能。
她打了好幾個推銷電話,對方一聽到她是藍鯨就表示沒有合作需求。
藍鯨在出版界還可以,但在影視界,別人聽都沒聽過。
桑晴詢問總公司那邊的商務部,對方根本就不鳥她,她自己研究,給一些有趣的影視版權做了宣傳冊。
然后去各種影視化基地和推薦會,一層層掃樓,發(fā)宣傳冊。
由于走的是野路子,連會場證件都沒有,打開影視公司的房間,別人幾句就把她打發(fā)出去,還嘲笑她公司。
“藍鯨?什么小公司?聽都沒聽過!”
接下來桑晴還遇到了很不快的。
一個影視公司的經理翻看了她的宣傳冊,對這些作品嗤之以鼻,直截了當表示:“都是垃圾,沒有一部有看頭。”
事業(yè)還沒開始就水逆了。
月底,傅天寧雖然不想打擊桑晴的積極性,但還是傳達:“總部那邊考慮如果我們做不了,就要收回權限!”
桑晴絞盡腦汁很久,向傅天寧提議策劃招商會,把所有的版權都放在這個會展上,如果真賣不出去,她自愿退出,可以說,事業(yè)生死戰(zhàn)。
過了一會兒,傅天寧的回復郵件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