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似乎也沒什么可做的了。
有些憋屈、悲哀,但這就是現(xiàn)實。
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擺弄棋盤的,絕大部分人終究只是棋子罷了。
現(xiàn)在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跟著司馬越“進步”而“進步”。
司馬越已經熬死司馬倫、司馬冏兩位“大哥”,現(xiàn)在司馬乂是他的第三位大哥,他會不會趁著混亂的局勢,招攬人手,暗中布局呢?
他相信會的,因為這是歷史的答案。
政壇黨羽之外,軍權想必也是司馬越關注的重中之重。
司馬倫之亂時,洛陽禁軍深度參與,互相攻殺,損失慘重。
此次火并,禁軍幾乎全程作壁上觀,關鍵時刻甚至還關閉洛陽城門。駐于城內的宿衛(wèi)七軍就像聾子、瞎子一樣,既不保護天子,也不出兵平亂。屯于洛陽近郊的牙門諸軍只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才大舉出動,消滅趁亂劫掠的外地世兵。
他們的表現(xiàn)讓人滿意嗎?不,沒人滿意。
無論是天子還是宗王,都很不滿意。
北軍中候大概率要被整了,禁軍諸將勢必要投靠司馬乂。屆時,司馬越會怎么想?他會不會有擴大私兵規(guī)模的強烈沖動呢?
這就是機會了。
雖然好處未必能落到自己頭上,但機會就是機會,這一點毫無疑問。
那么,似乎需要多多表現(xiàn)一下。
“嗖!”長箭破空而去,直接射翻了一名正揮舞著馬鞭,驅趕亂軍步卒的騎士。
院墻上的軍兵們紛紛喝彩,喧鬧不休。
邵勛放下步弓,下意識瞥了眼正在院門后等待的八隊隊主楊寶。
他懷疑是這孫子告了黑狀,因為他曾經被自己收拾過,而八隊又是所謂的主力隊之一,隊主當然想更進一步。
說起來,都是督伯惹的禍啊!
誰不想升官?
這就存在競爭關系了,發(fā)生什么事都很正常。
同時,邵勛也有點感慨。
就他們這充斥著歪瓜裂棗的一幢人,居然也爭成這個鳥樣,該說底層軍戶們太卷了么?
但大爭之世,似乎就得當卷王,不然就是炮灰的命啊,雖然卷王也有極大可能卷死自己。
楊寶聽著耳邊傳來的一浪高過一浪的歡呼聲,心中頗為不忿,更有些畏懼。
邵勛此賊,武藝確實了得,也不知道從哪學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