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恢來得還算及時。”潘園正廳之內,王妃裴氏面無表情地說道。
“王妃見諒,最近忙于庶務,忽略了兵事。”糜晃有些尷尬地回道。
“糜君還真是老實人。”裴妃淡淡一笑。
要說沒有怨氣,那是不可能的。但事實如此,她能有什么辦法?至少在夫君眼里,趕緊撈好處才是正理。這一點她理智上可以接受,但情感上總覺得不是那么回事。
糜晃低下了頭。
作為幢主,亂兵肆虐的時候不在場,潘園事實上缺失了最高軍事長官——哪怕是名義上的——稍稍出點差錯,整個農莊就毀了。
屆時會發生什么?財貨被劫掠一空,人員死傷慘重,王妃這種豪門貴婦下場更慘,很可能被販賣為奴,這讓東海王的臉往哪擱?
但事情就這么讓人無奈。
世子司馬毗在洛陽城內的司空府,東海王似乎就不怎么關注城外了。他的所有精力,都放在拉攏“名士”上面。
最近兩個月,有多人進入司空府任職。
丹陽薛兼,江東五俊之一,父祖皆仕東吳,世為顯宦,為司空招攬,許諾參軍之職。
丹陽甘卓,東吳名將甘寧曾孫、尚書甘述之孫、太子太傅甘昌之子,許諾參軍之職。
如果算上火并之前剛剛招攬的王導,以及正在招攬的齊王司馬冏的府掾祖逖,人就更多了。
總之很忙。
除此之外,對軍權的爭奪也日趨激烈。
司空府的人才比起去年是多了不少,但胃口野越來越大,事情自然越來越多。作為跟隨司空多年的老人,糜晃最近一直忙著招募潰兵及亡命徒,甚至奉司空之命,暗地里與禁軍將官接觸,著意拉攏。
他也很忙啊!
潘園的這一幢人,老實說已經沒人在意了。老的老,小的小,濟得甚事?唯一的可取之處,大概就是全員東海鄉黨了——子弟兵嘛,信任度天然高一截。
東海王不是很看得上這幢兵,糜晃同樣看不上。因此,他最近除了幫東海王四處延攬世家人才外,還在想辦法招募兵士。
世兵制下,軍士的地域性非常之強,不是那么好招募的。就比如剛剛潰散的數萬豫州兵,他們在豫州諸郡有田地、有宅園、有家人,怎么可能跟你去外地當兵?
況且這也不合規矩。
征發一地世兵去外地戍守或打仗,不是不可以,但都有嚴格的流程。譬如,豫州世兵如果去淮南,那么理論上這叫“出征”。
出征有時間限制,一年、兩年或三年,期間有“分休”,可以回家與家人團聚,團聚完再“出征”,直到徹底罷遣,結束此次軍事行動。
說白了,他們屬于古典的耕戰之兵。說是軍戶,不如說是農民,主業是種地,副業是出征打仗,技藝不精,訓練不足,戰斗力也就那樣。
與世兵相比,募兵是職業武人,不需要種地維持生計,一生中大部分時間在訓練、打仗,只要糧餉充足,可以全天候作戰,沒有那么多限制。
糜晃招募軍士,其實招的是募兵。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涉及到方方面面,夠他忙活好一陣子了。
“京中局勢如何?”裴妃把玩著一件狐皮半臂,隨口問道。
“長沙王忙于收拾殘局,大小事務必遣人發往鄴城相詢,十分恭敬。”糜晃說道:“長安那位,已令先鋒大軍撤回,洛陽危局,似已稍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