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匹馬,好大的手筆!
“驍騎軍苦無馬匹,我早知之。”邵勛臉色一正,道:“山野草澤之中,還有不少逃散的驍騎、上騎、虎賁、異力、突騎將士,都是積年老兵了,配上馬就能上陣廝殺。將來驍騎軍若要擴編,馬是少不了的。”
王瑚猶豫片刻,收下了禮單。
他真的無法拒絕這份禮物。驍騎軍現有接近兩千將士,出征之時,多牽馬步行。
何也?只有戰馬,沒有代步用的騎乘馬。
戰馬舍不得騎,可不就只能牽馬步行,與步兵混在一起了?
他若拒絕這份禮物,驍騎軍上下能埋怨死他。
做老大不是那么容易的,你得考慮到方方面面。
“唉,驍騎軍確實缺馬,這份禮物,某愧受了。”王瑚躬身一禮,道:“以后若有招呼,某定不推辭。”
做出決定之后,王瑚才有閑心看禮單上的其他東西。
邵勛送了他個人十匹馬,驍騎軍將校亦有一匹至五匹不等。
此外,還有少許金銀器,軍官們人手一兩件,都是長安豪富之家的用品——未必是純金或純銀的,很多是鎏金之類,但也非常不錯了。
裴廓也有一份禮單。
禁軍右衛得馬五百匹,金銀器若干。
他倒灑脫,直接收下了。
反正不是自己搶的,都過了兩遍手了,而且原主都死光了,拿下來沒問題。
況且,他是聞喜裴出身,拿了就拿了,能咋地?
三人在逍遙園內坐了一會,及至午時,一起吃了頓飯。
王瑚很快告辭離去,裴廓稍稍留了一會,他還有話要說。
“做下這么大的事,小郎君接下來怎么辦?”裴廓問道:“莫非想在關中謀官?”
邵勛搖了搖頭,道:“關中待不下去的。”
他這兩天查閱過長安官府檔籍。
因為戰亂頻繁,保管不當,有些資料遺失了,但仍有參考價值。
據資料記載,太康元年,雍州六郡共九萬四千余戶,大概五十余萬編戶人口。
太康以后的資料不見了,邵勛詢問了幾個殘存的小吏,得知元康六年應該是關中人口的峰值。但他們也沒有具體數字,只大略說有“十余萬戶”。
元康六年的時候,匈奴寇關中,北地太守張損死之。
當年八月,氐人齊萬年叛亂。
還是當年,“關中饑,大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