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父祖余蔭。
好似中原的所謂寒門,有的寒門子弟窮得吃不上飯了,但他卻可能認識大人物,有父祖時代存留下來的老關系,這是很多富甲一方的豪強都極為羨慕的。
“那就封輔漢將軍、平晉王。”劉淵高興地說道:“≈1督可為親漢王,莫突署都督部大。”
“臣叩謝大王隆恩。”石勒、張≈1督、馮莫突三人齊聲喊道。
兩個親王、一個都督,確實大方啊。
“張≈1督、馮莫突,你二人部眾歸平晉王節制,不得有誤。”劉淵看向二人,又道。
“遵旨。”二人應下了。
石勒大喜。
他之前只不過是勸說二人降順漢國,但并不是他們的上司,撐死了算同路人罷了。今有漢王旨意,當可以數百老兄弟為骨干,統御此數千羯眾。
“烏桓張伏利度有眾二千,壁于樂平,孤屢招,不能致。”劉淵又對石勒說道:“你若能勸其來降,部眾亦歸汝統領。”
“臣遵旨。”石勒滿懷信心地應下了。
在河北被茍晞打得如喪家之犬,惶然間投奔漢王,卻時來運轉了?
一下子得了大幾千部眾,其中還有相當數量的騎兵,這一趟來得值了。
當然,對劉淵而言,他也沒什么損失。
張≈1督、馮莫突之前一直在上黨,乃晉屬胡部,與他沒關系。他們能來,一者有晉國官吏欺壓的因素在內,二者有漢國聲勢愈壯的原因,但石勒的功勞也不可忽視。
烏桓張伏利度更是不愿投漢,石勒若能說其來降,那是他的本事。
漢國就是這樣,高官顯貴,能者居之。
誰能拉來兵馬,誰就可當官、當大官。
邵勛若能帶著他的兵馬來投,給個“輔漢王”、“忠漢王”又能如何?
“起來吧。”劉淵雙手虛扶,道。
石勒等人趕忙起身,畢恭畢敬。
劉淵舉步向前,在飄滿落葉的河谷間徜徉。
遠處是連綿的群山,回蕩著悠遠蒼涼的牧歌。
他嘆了口氣,這個國家終究還是以匈奴為主,野蠻、愚昧、兇殘。
他曾經想過改變。
匈奴將喬晞攻西河郡,執介休令賈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