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勛策馬奔過每一面幢旗,所過之處,歡呼聲不斷。
陳有根帶著八百府兵,牽著馬兒在另一處等待。
賊眾已經攻來襄城,有些出人意料,但仔細想想,又在情理之中。
王彌在青州兩次被打得大敗虧輸,即便重新起勢,手頭又有幾個人?差不多就千余老骨干,即便往多了算,大概也就三四千人。
以這三四千老骨干拉起隊伍,在青州打了幾場,說是互有勝負,其實敗仗居多,最后被茍晞趕跑。
離開青州之后,一路狂飆猛進,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隊伍急速膨脹。
偏偏王彌還不停下來整頓,足見此人非常沒有政治頭腦,只懂一路莽,殺殺殺。
這樣一種情況下,王彌能有效控制全軍才有鬼了。
攻向襄城的這部分人,天知道是出于王彌的命令,還是他們自己主動來的。
不過沒關系,拿他們開刀試試手就行了。
“陳有根!”邵勛策馬而至,馬鞭一指前方正在整隊的敵軍,道:“禹山塢那邊已經開戰了,賊眾戰力有限,你敢不敢去試一試他們?”
“有何不敢!”陳有根大聲道。
奶奶的,都是要造反的人,你們居然比我先反,還弄得滿地生靈涂炭,今日不把你們的腦殼敲碎,我就不姓陳。
“知道怎么打嗎?”邵勛問道。
“末將謹遵君侯將令。”陳有根答道。
“好!”邵勛笑道:“就按我教的來,帶上此八百騎,進兵!”
“諾。”陳有根翻身上馬,大吼一聲:“殺!”
“殺!”八百府兵紛紛上馬,從部曲手里接過長劍、弩機、角弓、環首刀等器械,狂奔而出。
他們首先奔往敵軍右側。
這是一個萬余人的大陣,由四五個小方陣構成。
陣與陣之間,有的間隔十步,有的間隔二十步,有的間隔三十步……
有的方陣已經整隊完畢,開始進發了。
有的方陣還在吵吵嚷嚷,亂哄哄的。
大陣外圍,沒有設阻礙敵方騎兵的弩機,或許沒這個意識,或許壓根沒有。
騎兵數量很少。
按制,如果是進攻陣型,騎兵最好布在楔形前軍的左后方、右后方。
如果是攻守兼備的陣型,則置于中軍或后陣,但步兵小方陣之間要留足騎兵出擊的空隙。
賊軍布置的確實是攻守兼備的陣型,寥寥百騎兵置于中軍大纛之下,但供他們進出的間隙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