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梁氏親自調教了一批女樂、舞姬助興。
君臣其樂融融,慷慨激昂,大有中興景象。
來的人有:
太子少傅荀藩——現太子名司馬銓,乃前太子司馬覃之弟,司馬炎之孫。
尚書左仆射劉暾、尚書令高光、尚書郎何綏、太仆卿繆胤、太史令高堂沖、散騎侍郎王延等十余人。
繆播因轘轅關之敗,卸下了禁軍職務,當上了黃門侍郎。不過這只是個過度,聽聞馬上會晉位侍中,參與機密。
天子一系之外,還有司徒王衍、侍中庾珉、右衛將軍裴廓、驍騎將軍王瑚等朝臣。
他們并非天子的人,但也只能說略傾向于司馬越,且最近一年多來,對司馬越愈發失望,屬于可以合作乃至拉攏的對象。
皇后梁蘭璧時刻注意著場中情形,然后安排節目,節奏掐得剛剛好,令一眾君臣十分受用。
梁皇后也非常高興。
二十一歲的年輕皇后眼里只有天子,大部分時候用充滿崇敬、愛慕的眼神看著丈夫。
天子欲振作朝綱,收回先帝時代失去的權力,這叫撥亂反正,乃天經地義。
而今恰巧有這么個機會,她雖然有些不安,但依然無比支持。
今日群賢畢至,暢談國是,更讓她覺得丈夫做對了,眼中的柔情蜜意都快溢出來了。
不過,有件事讓她覺得有些不對——
“魯陽侯所奏之事,臣以為當認真對待。”眾人談論到河北之事時,侍中庾珉說道:“要么戰,要么退,將戰欲退,未戰先退,固非用兵之道也。”
庾珉這么一說,眾人倒不好回避這個問題了。
天子看向他時,突然間有些厭煩。
昨日他隱晦地問過眾臣,庾珉有大才,可否出任一州方伯?
他是真沒想到,親自挑選的重臣,居然與邵勛扯上了關系,故想把他踢走,換一個人。
尚書令高光建議庾珉出任雍州刺史,調鎮西將軍山簡入為仆射。
這事遭到了劉暾的反對,因為他擔心山簡頂掉自己的位置。
司徒王衍也隱隱表達了反對的意思,認為關中實在緊要,當鎮之以靜。
天子如果非要選拔州郡賢良入朝,那么不妨以山簡出任尚書右仆射,庾珉仍任侍中,南陽王舊人丁綽可任雍州刺史,以安其心。
王司徒的建議,令高光、劉暾都很滿意。
高光與山簡有舊,想讓他入朝幫自己,制衡下劉暾。
劉暾保住了尚書左仆射的位置,勉強滿意——左右仆射,以左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