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恤田事關戰死、病歿、傷殘將士撫恤,不得馬虎。去歲收了多少粟?”邵勛問道。
“二十七萬八千余斛,皆已存入永安倉。”褚翜剛接手大農職務不到四個月,就已經把這些理清楚了,只聽他說道:“永安倉可儲糧百萬斛,去歲七月完工。”
廣成苑去年的主要工作是永嘉倉城以及附屬建筑的建設。
永嘉倉城非常大,歷經兩年建設,可駐兵數千人,儲糧三百萬斛——目前基本還空著。
永安倉城算是比較小的了,且不在朝廷規劃上面,所以用來儲放私人存糧。
恤田產出扣掉一年約三萬斛的撫恤開支后,大部分可用來支付銀槍軍士卒的軍餉——絹帛不夠,很多時候是用糧食折色。
恤田會增加到一千五百頃,然后固定于此,短期內不會增加了。
看完恤田之后,邵勛一行人跨過兩道木橋,向西南方走了三四里路,來到了另一片田地旁。
庾亮已等在路旁,見到邵勛后,立刻行禮道:“邵公。”
他身后有四名小吏,同樣行禮。
邵勛被他的稱呼雷得不行。
我才二十二歲,就被人稱為“邵公”了嗎?
但嚴格說來,他現在確實有資格稱公了。
有些人沒有爵位,但因為德高望重,或者官做得比較大,別人會稱其“某公”,邵勛是正兒八經的魯陽縣公,稱公沒有任何問題,就是有點奇怪。
“你現在管的是祿田了,事關公府官吏福祉,可不能出差錯啊。”邵勛一把拉住他的手,邊走邊說。
大舅子的待遇就是不一樣,庾亮心中很受用。
為了給邵勛干活,他從潁川征辟了兩名依附庾家的豪強子弟,又接收了河北過來的兩名寒門、豪強出身的小吏。
一共四名屬吏,全由他一人開支,付出非常大。
二月份他剛被授于學官令一職,主要負責魯陽縣公親屬的教育。但這會顯然無需他干這個,管理好祿田就是他最主要的工作。
邵勛爬上一處高坡,看著正在田間澆水的屯丁們,問道:“這是青州屯田軍第五、第六兩營吧?”
“正是。”庾亮吭哧吭哧地爬了上來,回道:“尚余七千七百余人,乃王彌殘眾,多來自青、徐、兗三州。”
“一年下來,干得如何?”邵勛問道。
眼前這片地總共一千四百頃出頭,前年秋冬時開辟,去年種過一茬粟了,收成嘛就不談了,反正邵勛沒留下一粒米,全由墾荒的役徒帶走了——甚至還倒貼了點。
秋收后由青州屯丁接手,種了一茬冬小麥。
“還算賣力。”庾亮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