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被皇長孫的表演所”觸動”,洪武大帝鐵青的臉色肉眼可見的緩和了許多,其不置可否的關切聲更是令朱允炆心中一喜。
從小到大,他靠著”孝子賢孫”的形象,屢屢贏得父親朱標和祖父朱元璋的寵愛。
如今來看,這一招仍是屢試不爽。
”孫兒知曉了。”
迫不及待的起身之后,朱允炆便行至朱元璋的身旁,如往常一樣,攙扶著朱元璋往巍峨的乾清宮而去,眼中閃過些許得意。
只是在他看不見的角落,洪武大帝朱元璋以及涼國公藍玉眼中均是不約而同的涌現了些許寒芒。
他們剛剛聽得很清楚,朱允炆在提及其父親朱標靈前事宜的時候,僅僅提及了其同母胞弟朱允熞,而疏漏了年紀更長,身份尊貴,且在曹爽口中境遇不堪的朱允熥。
”行了,朕這里不需要你了。”
”你去給你父親守靈吧。”
待到洪武大帝朱元璋于乾清宮暖閣案牘后落座之后,便是在朱允炆有些驚愕的眼神中,揮手下達了逐客令。
”孫兒遵旨。”規規矩矩的躬身行禮之后,朱允炆作勢便打算朝著外間而去,只是當其雙腿即將邁離暖閣之際,卻忍不住回頭道:”皇爺爺,孫兒聽聞劉學士已然在宮外等候多時了”
”劉學士年過古稀,且為我朝大儒,皇爺爺不宜怠慢吶”
此話一出,乾清宮暖閣內本就有些冷寂的氣氛愈發詭譎,而洪武大帝怒不可遏的咆哮聲也隨之響起:”朕還沒死呢!”
”輪不到你指手畫腳!”
這朱允炆口中的”劉學士”名為劉三吾,早在前元的時候便以博學之名而廣為人知。
洪武十八年,因受到右副都御史茹瑺的舉薦,奉命入朝輔政,官至翰林學士,對于治國安民之道,選賢任能之策頗有見解。
但朱元璋之所以這般震怒,則是因為這劉三吾曾在他的長子朱標病逝之后,針對于下任儲君的人選,當眾于東閣門外聲稱”子歿孫承,適統禮也”。
換句話說,這劉三吾是毫無爭議的”太孫黨”,想要扶持朱允炆上位。
砰!
盡管相隔甚遠,但朱允炆仍是被撲面而來的窒息感所震懾,下意識的跪倒在宮磚之上。
如若說皇爺爺剛剛對他愛搭不理,還能歸咎于涼國公藍玉的原因,但眼下這般情況又是怎么回事啊?!
平日里,自己的皇爺爺不是最為敬重劉三吾那腐朽的老頭了嗎?
”皇爺爺息怒,孫兒萬萬沒有這個意思。”盡管心中翻騰倒海,但朱允炆的動作卻是絲毫不慢,清脆的叩首聲此起彼伏,很快便在額頭上泛起了點點紅暈。
”行了,別磕了。”
”去給你的父親守靈!”
約莫幾個呼吸過后,洪武大帝冰冷的呼喝聲再度響起,使得暖閣內的溫度隨之下降。
”孫兒遵旨。”
盡管心中滿是狐疑和不解,但朱允炆卻不敢再問,老老實實的磕頭行禮過后,便近乎于逃一般的離開了令他魂牽夢縈的乾清宮。
今日發生的一切實在太過于詭異,他必須要盡快去找自己的幾名恩師問個清楚。
知己知彼,方才能夠百戰百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