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說來,這占城稻豈不是居功甚偉?
”待會回宮之后,即刻命人尋些占城稻來,咱要親自瞧瞧。”
顧不得消化心目中的震驚,朱元璋便是扭頭朝著身旁早已目瞪口呆的樸仁猛吩咐道,語氣很是急切。
大明都開國二十余年了,為何從未有人向他提及這活人無數(shù)的占城稻?
”先生的意思是,這占城稻早在前宋的時候,便被廣泛播種,但為何未能延續(xù)至今?”
很快,朱棣又拋出了一個新的疑問,令朱元璋連連頷首,目光中夾雜著一抹欣慰。
他的這個傻兒子,居然會舉一反三了?
”燕王殿下問的好,這占城稻雖是高產(chǎn),但其口感卻不如我國的傳統(tǒng)粟米。”
”百姓們的耕種意愿不強。”
”更重要的原因,則是與前宋朝廷自身有關(guān)!”
說到最后,曹爽不自覺提高了聲音,臉上的復(fù)雜之色更甚。
”敢問先生,此話怎樣?”
聞聽這占城稻未能大肆播種至今的背后還存在著朝廷的原因,朱棣臉上頓時流露出一抹驚憂。
即便終日醉心行伍,不喜歡舞文弄墨,但也知曉”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的道理。
”很簡單,前宋朝廷孱弱不堪!”
”開國不過百余年,便被金兵南下,遭遇靖康之恥,突如其來的戰(zhàn)火迅速摧殘了欣欣向榮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宋室南遷之后,為了供養(yǎng)前線大軍,不得不巧設(shè)名目,征收各種各樣的賦稅,而占城稻因其充盈的產(chǎn)量,導(dǎo)致經(jīng)濟價值低下,無法滿足宋人百姓的生活需求。”
”種種因素之下,這占城稻便漸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幽靜的牢房中,曹爽的話語猶如電光乍現(xiàn)的驚雷,將朱元璋等人的面容映襯的隱晦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