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他今日從床榻上起身之后,便覺得心神有些不寧,似乎是遺漏了什么,原來是忘了叮囑身旁的藍玉。
”翰林學士,劉三吾?”
聞聲,涼國公藍玉先是一愣,隨即便不敢置信的重復了一句。
這翰林學士劉三吾可是朝中出了名的”頑固派”,且是皇長孫朱允炆的”鐵桿”,陛下怎么想到冒出他的身份了?
”別瞎尋思了,記得別說漏嘴了?!?/p>
傅友德年近七旬,深知言多必失的道理,故此也懶得向眼前的藍玉解釋太多,再度叮囑了一句之后,便推開了詔獄的大門,輕車熟路的往詔獄深處而去。
位于詔獄深處的牢房中,和衣而睡的曹爽揉了揉有些睡眼惺忪的雙眼,緩緩的自稻草上起身,思緒微微有些恍惚。
該說不說,在這錦衣衛詔獄,除了睡眠環境差一點,但他的吃喝卻是比”前身”在南京城中四處求學的時候,勝過數倍不止。
他原本只是藍星上一個平平無奇的”牛馬打工人”罷了,或許是因為操勞過度,或許是因為心肌梗死。
總而言之,當他一睜眼的時候,靈魂便跨越了歷史長河,回到了朱元璋治下的大明,而后又因為”妄議國政”被扔進了這錦衣衛詔獄。
好在大難不死必有后福,仗著”獄友”是燕王朱棣的緣故,他沒有受到半點為難;就連昨日的這位新獄友劉三吾,也是大有來頭,曾在原本歷史上號稱建文帝朱允炆的第一從龍功臣。
不過唯一可惜的是,這位完全顛覆了他對”酸儒”認知的翰林學士劉三吾,似乎今日便要出獄了。
想到這里,曹爽便忍不住將目光投向另一個角落處的”劉三吾”,卻不曾想四目相對。
”老爺子,您這是早醒了?”
感受著對方摻雜著各種各樣情緒的眼神,曹爽便有些”心虛”的問候道。
昨日他也是多喝了幾杯,借著三分酒意,稀里糊涂的透露了諸多足以惹得整個大明震動,乃至于墊付這個時代認知的內容。
”小友昨日的那番言論令人細思極恐,老朽哪里睡得著”
見曹爽終于從睡夢中醒來,默不作聲多時的朱元璋便撣了撣身上的稻草,隨即有些吃力的自角落處起身。
雖然他內心深處對于曹爽昨日有關于日本倭寇漂洋過海,劫掠他們大明國都,甚至令其淪為人眼煉獄的言論仍是抱著懷疑的態度,但結合曹爽過往的所作所為,他又無法做到嗤之以鼻。
但不管怎么說,在對待日本倭國的態度上,他倒是與昔日的那位開創了”魏武遺風”的魏武帝曹操產生了共鳴。
寧教他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他!
反正那些日本倭人近些年時常襲擾福建浙江等東南沿海地區,令地方上的百姓們不厭其煩,他正好以此為借口出兵。
屆時便可知曉,那日本倭國是否真的存在曹爽口中的巨大銀礦。
倘若曹爽所言為真,或許他真的會認真考慮昔日曹爽對待日本的建議。
滅其國,絕其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