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曹先生?”
盡管心中預料,自己那位心思縝密的父皇極有可能早已知曉了他在錦衣衛詔獄的言行舉止,但驟然聽得此話,朱棣仍是不免有些口干舌燥。
如此說來的話,豈不是意味著自己的父皇也知曉了關于扶持皇長孫上位的諸多隱患?
而且聽眼前樸仁猛的言外之意,自己的父皇是希望自己回詔獄,向曹先生請教
瞧瞧這用詞
曹先生,請教
想到這里,燕王朱棣便覺得眼前一亮,本就粗重的呼吸也是不可避免的急促起來。
”還請殿下盡快動身,莫要讓陛下久等了”
粗重的喘息聲中,老太監樸仁猛像是沒有察覺到燕王朱棣的表情變化,只是公事公辦的交代了一句之后,便轉身朝著外間而去。
不過在四目相對的剎那,燕王朱棣還是清晰的捕捉到了這位老太監眼眸深處轉瞬即逝的狡黠。
”樸公公好走。”
”本王這就動身趕往詔獄!”
反應過來以后,燕王朱棣趕忙朝著老太監漸行漸遠的背影嚷嚷道,絲毫沒有注意到已然從隔壁走出來的道衍和尚。
”老僧給殿下道喜了”
聞聽耳畔旁猶如鬼魅般的聲音,精神頗有些亢奮的朱棣先是被嚇了一跳,只覺心臟仿佛驟停,隨即便有些不滿的搖了搖頭:”大師愈發神秘莫測了”
”殿下玩笑了。”自知嚇到朱棣的道衍和尚不敢爭辯,趕忙默念了幾聲佛號:”阿彌陀佛”
”不過老僧確實要給殿下道喜”
”陛下如今恐怕已然有了易儲的心思”
此話一出,燕王府官廳中的氣氛愈發熱切,而朱棣也是不自覺看向南京紫禁城的方向。
難道那個位子,真的要落到他朱棣的頭上了嗎?
”大師,此時說這些還為時尚早。”
”本王這就趕往詔獄。”
幾個呼吸之后,匆匆的朝著身旁的道衍和尚交代了幾句,難掩眼眸深處興奮之色的燕王朱棣便是疾步朝著外間而去,全然沒有注意到道衍忽明忽暗的臉色。
雖說在朱標病逝之后,朱元璋從未向外透露過心儀儲君的人選,僅僅是在東閣門議事的時候說了一句”燕王類朕”,但幾乎所有人都知曉,自幼陪伴在朱元璋身旁的皇長孫朱允炆必會被”愛屋及烏”,成為大明的下一任儲君。
為此,他心中早已做好了”謀反”的準備,打算在朱允炆即位之后,便輔佐身旁的燕王朱棣”靖難”,以便向天下人證明他畢生所學的”屠龍術”。
實話實說,在他心目中,并不在意誰才是真正坐在那張位子上的人,他只希望通過一場足以攪動天下的”靖難”,來體現自己的價值。
但令他萬萬沒有料到的是,隨著這位”曹先生”橫空出世,大明原本已成定局的下一任”儲君”似是重新有了懸念,而且極有可能直接落到眼前燕王的頭上。
只是如此一來,自己辛苦半生方才學得的”屠龍術”便沒有了半點價值
他道衍窮極一生,也不過是一名與朱棣交好的高僧罷了。
這個結果,可不是他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