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沒有收獲,但二人的異常,還是被吳依敏銳的捕捉到了。
“楊匆和李素玲都有問題,而且他們的問題高度一致?!?/p>
“從我在馬警官那拿的卷宗來看,楊匆第一次跟你們接觸,應(yīng)該是在711女主播案出警的那一天?!?/p>
“馬警官雖然在那時就對楊匆有所懷疑,但在卷宗里對楊匆個人的評價還是相對正面的,提到楊匆為人十分謙遜和善?!?/p>
“但從后面的接觸來看,楊匆的性格顯然并不謙遜,也不和善?!?/p>
“他整個人顯得很撕裂,在談話的時候,表現(xiàn)的很玩世不恭,這其實是他很刻意的在引導什么的表現(xiàn)。”
“他是個很有心機的人,偶爾會流露出一絲瘋狂,但這股瘋狂,和他本源的人格割裂很大,不像是來自于他自身?!?/p>
“李素玲也同樣是這樣?!?/p>
“孤兒院的孩子對她的評價是溫柔善良,但你們在孤兒院調(diào)查時,她跟楊匆的[情侶互動],又顯得她內(nèi)心是一個比較放得開的女人?!?/p>
“但是到了審訊室,她的人格又發(fā)生了逆轉(zhuǎn),帶著一股嬌弱和無力?!?/p>
“這股嬌弱無力的演繹痕跡非常明顯,說明她根本不在意我們懷疑她,也不在意她在我們心中的形象?!?/p>
“這說明她也在刻意隱瞞什么,或者說她把審訊室當成了自己表演的秀場。”
“這兩個人都有著一定程度的人格撕裂,這種撕裂在其他人身上,有主觀故意,也有病理性的?!?/p>
“但基于楊匆和李素玲的表現(xiàn)來看,我更傾向于前者?!?/p>
吳依說出了自己的分析。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的是,楊匆的情況要更甚于李素玲?!?/p>
“雖然不明顯,但我覺得楊匆有長期精神混亂的可能性?!?/p>
“這一點你們可以通過科學分析來進行檢驗?!?/p>
“雖然沒有獲得什么實質(zhì)性的線索,但兩個人的表現(xiàn),都很符合心理學上對犯罪人物的刻畫……”
陸寧魁聽著吳依的答復,皺著眉點了點頭。
“辛苦你了吳小姐,感謝您的幫助。”
“職責所在?!?/p>
兩人隨即握手告別。
這之后的數(shù)小時里,陸寧魁又安排了其他人來進行審訊,并且還帶來了市人民醫(yī)院精神科的專家對他進行初步的精神鑒定。
所謂精神鑒定,并不是精神科醫(yī)生跟鑒定對象簡單談兩句話,填幾個選項就能得出結(jié)論的。
精神科醫(yī)生需要通過面談、心理測試、神經(jīng)系統(tǒng)檢查、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等各種手段,了解被鑒定人的精神狀態(tài)、認知功能等。
因此楊匆后續(xù)還要被轉(zhuǎn)移到醫(yī)院去。
這一通忙活,又到了晚上。
時間已經(jīng)過去了三十多個小時。
楊匆心里也在犯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