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是核心的光電轉換單元。
這里沒有現成的硅片,但是她記得柳文君給她的《材料學概論》李有提到過,某些半導體的材料,比如硒、氧化亞銅等,在光照下會產生微弱電流,雖然效率不高,但是原理可行。
她在材料堆里翻找,最終找到幾個廢棄的舊式光敏電阻,這個時候應該是用于照相機或者開關一類的。還有一塊從報廢的儀表盤上拆下來的硒光電池。
明昭立刻投入工作,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疲憊。
她先用細銅絲,小心翼翼的將幾塊深色的吸熱板碎片拼接起來,固定在撿來的一個破搪瓷盆的底部朝上,作為基地和聚光凹面。
然后將那塊殘破的硒光電池和幾個光敏電阻,用銅絲串聯并聯,焊接成一個簡陋的光伏陣列。小心地安置在吸熱板平截面的焦點區域。
最后,用找到的碎玻璃片,像是拼圖一樣,一個個的拼接起來。
一個由廢品組成,拼湊的太陽能電池板雛形,就在明昭手中誕生了。(瞎寫別深究哈~至于材料,主角需要,懂的都懂。)
太陽緩緩升起。
明昭將太陽能板小心地搬到院子里陽光最先照射到的位置,調整好角度,讓那個搪瓷盆凹面正對著初升的朝陽。
然后,她將摔壞了的夜梟01放在一旁,,充滿期待的看著那個光伏裝置。
晨光熹微,第一縷金色的陽光終于進入到了小院范圍內,精準的落在那個搪瓷盆底的深色吸熱板上。
奇跡發生了。
只見連接在太陽能板輸出端的一個簡陋小燈泡,在陽光照射下幾秒鐘后,竟然閃爍了幾下,然后頑強的持續的亮了起來。
光線雖然微弱,像風中的燭火,但是卻如同希望的火種,刺眼而奪目。
成了!
光能轉化為電能。雖然效率低的可憐,電壓電流微弱得只能點亮一個小燈泡,但是原理驗證成功了。
明昭看著那點微弱卻持續著的光芒,一向少有表情的臉上,也終于露出一個可以比肩朝陽般燦爛的笑容。
她沒有過多耽擱,拿起鉛筆,在繪圖本上的結構圖旁邊,畫下了一個新的分支。記錄著這次光伏轉電能的數據。
熬了又一個通宵,明昭去廚房給自己舀了一勺冷掉的粥,將就著吃了。然后就回去睡覺了。
也在今天,家屬院門口,一個風塵仆仆,挎著滿是補丁的破布包袱的老太太,來到了家屬院門口。
王彩鳳對著守門的警衛尖聲嚷嚷著:“我找趙曉曉,她是俺親孫女,俺大老遠來看她,快讓她出來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