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究,自己永遠只是個旁觀者。
多年之前,在昭和身邊便是如此,如今亦是,永遠像一株被風吹落的柏枝,無根可扎。
與此同時,溫若昭身后跟著陶嬤嬤和小嵐,手中提著食盒,正向皇帝的禪房姍姍而來。
一行人緩緩穿過回廊,腳步很輕,連一聲細響都不曾驚起。
食盒里盛著她剛剛親手做的桂花酒釀,微微透著一縷熱氣。她手指撫著盒蓋邊緣,那溫度暖得剛好,恰似她此時的心。
“娘娘。”陶嬤嬤低聲靠近,“今日寺中傳得沸沸揚揚,那昭淑容不知因何惹怒了圣上,被當眾呵斥。娘娘此時奉上親手做的湯羹,以慰圣心,必能得到陛下的歡心。”
溫若昭聞言,唇角勾起,目光閃動,“圣上獨寵昭淑容,使得本宮入宮多日,都未得圣寵,如今她遭斥責,正是本宮的機會。
她腳步輕快,剛走出回廊,便看到前方立著一人。
那人側身而立,披風被風吹得獵獵作響,背影高大,立在樹下的陰影中,目光落在皇帝禪房的門上,周身的落寞之情幾乎溢于言表。
顧懷瑾回過神來,看到她們,并未上前,而是快步離開。
可他轉身的那一瞬,臉上的神情被她看的真真切切。
溫若昭腳下一頓,盯著他的背影,口中喃喃,“他方才這是……何等神色?”
怎地這般滿臉失意?藏都藏不住。
“娘娘?”陶嬤嬤不解地望了她一眼。
小嵐湊上前來,忽然低聲問陶嬤嬤:“嬤嬤,這位是?”
陶嬤嬤皺了皺眉,“你連顧大人都不識?皇城司指揮使,顧懷瑾,昔日戰功赫赫的驃騎將軍,如今圣上極為信重之人。”
小嵐“哦”了一聲,隨即眼神一亮,“他就是顧大人啊!昨兒夜里,我經過回廊,瞧見昭容娘娘和一男子在說話,兩人靠得可近呢。”說著,她用手指了指顧懷瑾離去的方向,“就是這位顧大人。”
陶嬤嬤臉色一變,正欲開口,溫若昭卻抬手止住她。
她靜靜地看著顧懷瑾消失的方向,眉頭微蹙。
三人來到門外,踏上石階,門外內侍早已迎了上來。
“給昭人娘娘請安,娘娘請留步。”他行了個禮,語氣恭敬,“奴才這便給您回稟。”
陶嬤嬤微笑,“有勞公公。“
片刻后,裴公公出來,拱手道:“娘娘請回罷,陛下正在歇息。”
陶嬤嬤臉上的笑容一僵。
溫若昭一頓,手中的食盒微微一晃,蓋子撞在盒沿,發出一聲細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