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十名僧眾列隊于山門之下,長袍灰布,垂手靜立,目光虔誠,恭送天家離寺。
隊首立著一人,身著深赭色僧袍,眉發(fā)皆白,面如滿月,雙手合十,神色肅穆,眼中卻帶著超然的慈意。
他便是法慧大師,曾被先帝封為“拈花長老”,執(zhí)掌禪宗東脈七院,在佛門地位極高。
傳言他幼年便入空門,七歲頓悟,十二歲講經于太學之堂,三十年前便是宮中講法座上座,如今更被譽為“活佛”。
靈山寺方丈被罰面壁,今晨便由他親自領著未受杖責的僧眾,為皇帝送行。
車隊徐徐下山,兩側禁軍與內廷列隊隨行。
葉如棠依舊與皇帝同乘一駕,端端正正地坐在沈長昭身旁。
御駕行至山門,法慧大師忽然移步上前,雙手合十,低頭念了聲,“阿彌陀佛!“隨即朗聲道:“娘娘既非塵世中人,何苦執(zhí)著這紅塵中事?”
眾人皆聽得清清楚楚。
葉如棠驟然抬眸,心口一跳,指尖在膝上微微一緊,莫非他,竟已知曉自己是重生之人?
沈長昭眉心微動,“停?!?/p>
御駕停下,皇帝掀開車簾,望向法慧,目光閃動。
法慧面含微笑,目光溫和,仿佛剛才的話只是隨口而說。
半晌后,皇帝問道:“大師方才所言何意?”
法慧微微一笑,“陛下所問的因果,乃天機不可窺探?!?/p>
他目光直視車內的葉如棠,“百年紅塵,浮生一夢。“
“娘娘身具慧根,心懷慈悲,并非此間中人,卻塵緣未盡,身陷因果輪回。老衲斗膽相勸:恩仇俱是劫數(shù),初心方見如來。“
葉如棠抬眼看他,與他目光相接,心中陡然巨震。
她下意識避開了法慧的目光,垂下了眼簾,卻感覺那溫和的眼神仿佛穿透了她心底最深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