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說我大梁皇室,又以何取信于民呢?”
嘶。
韓鐸瞇起眼睛,玩世不恭的臉上,閃過一抹凝重之色。
方如晦這老東西一開口,又是欺君,又是失信于民的,一口比一口大的黑鍋,像是不要錢似的往他身上扔。
堪稱是步步殺招,這是生怕建武帝弄不死他啊。
結合最初的懷疑,韓鐸敢斷定,方如晦的背后一定有故事!
這老東西所圖謀的,絕非是為女兒方瑾瑜出口惡氣那么簡單!
“姓方的,你給老夫閉嘴!”
“鐸兒也不過是無心之失,你又何必把他往死路上逼?”
南伯言忍無可忍,蠶眉倒豎,大跨步沖到方如晦面前,那架勢像是要吃人似的。
方如晦冷哼一聲,不用他開口,就聽建武帝沉聲道:“亞父無需動怒,老師說的也不無道理。”
言罷,建武帝又將目光,落在了韓鐸身上:“九弟,作詩吧。”
感受到皇帝身上散發出的淡淡威壓,韓鐸不以為意地摸了摸鼻子:“皇兄,作詩不是問題。”
“可帝師為了女兒如此苦苦相逼,讓臣弟我心中頗有怨懟。”
“若臣弟不能一步成詩,要打要殺,臣弟我都悉聽帝師發落。”
“但若臣弟僥幸一步成詩,還望皇兄,免我一死的同時,也不必讓方瑾瑜嫁給臣弟。”
這話一出口,太極宮內的群臣就對著韓鐸指指點點,小聲地罵著韓鐸是個負心漢,毀了方小姐的清白,卻又不肯負責,真是丟盡了皇家臉面!
但韓鐸卻毫不在意。
盡管他還不能確定,方如晦那個老東西到底在密謀什么。
但他多年游走在危險邊緣的直覺與經驗告訴他,離方如晦父女越遠越好!
唔。
建武帝略微沉吟,以韓鐸的才學,根本不可能一步成詩,答應他也無妨。
“好,朕就應了你。”
方如晦只是冷哼一聲,并未站出來反對。
原因無他,只因他篤定,不學無術的九王爺,是絕不可能在一步之內就作出一首詩來。
更何況,皇帝早就已經框定了作詩的范圍。
以一首詩,送給這次沙場陣亡的將士們。
不僅要磅礴大氣,還要蕩氣回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