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真是如此,那他們小看了殿下。”諸葛亮微微一笑,“也低估了鎮北軍的忠誠。”
話音剛落,門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緊接著一名親衛闖入:“殿下!軍中已開始議論紛紛,有士兵不滿口糧削減,更有甚者煽動軍心……”
“誰帶頭?”蕭牧不怒反笑。
“是飛鷹營的一個伍長,叫李二狗。”
“霍去病呢?”蕭牧問。
“已當場斬殺李二狗,并下令全營整隊訓話。”
“嗯。”蕭牧點點頭,“做得好。”
但他心里明白,這只是表面的鎮壓,真正的問題在于人心動搖。
一個李二狗死了,還會有第二個、第三個。
果然,不多時,霍去病便踏雪而歸,神情冷峻:“殿下,末將已經處置帶頭之人,但軍中怨氣未消。有些新兵已經開始質疑我們的處境……打了勝仗反倒要挨餓,這是何道理?”
蕭牧起身,走到窗前,望著遠處白雪皚皚的校場,良久才開口:“將士們忠心為國,豈能讓他們餓著肚子守邊疆?此番糧草延誤,背后必有奸臣作祟。若不盡早查明,恐會釀成大禍。”
他轉身看向諸葛亮:“先生,你覺得該如何應對?”
諸葛亮輕搖羽扇,眼中光芒一閃:“當務之急,是穩住軍心。否則即便真相大白,也將錯失先機。”
蕭牧點頭,沉聲道:“那就請衛將軍出面巡視各營,以他的威望安撫眾軍。”
“此外,我也該寫封信了。”他頓了頓,眼中鋒芒畢露,“一封直抵京城,質問兵部為何拖延軍需——措辭,不能太溫和。”
屋外風雪未止,屋內燭火跳躍。
一道新的風暴,正在醞釀。靖遠城,寒風凜冽,雪覆邊關。
蕭牧立于王府書房窗前,目光沉靜如水。
案上那封親筆信墨跡未干,字字鏗鏘,直指兵部尚書周文遠之名,言辭凌厲,毫不留情。
“若三日無糧入邊,某必奏天子,徹查此事,追究主事者之責。”
這一紙文書,是他向朝堂投下的第一枚重磅棋子。
“傳衛青。”他轉身下令。
不多時,衛青披甲而來,神情肅穆。
“請將軍巡視各營,以威望安撫軍心。”蕭牧語氣堅定,“鎮北軍是我等安身立命之本,不可因奸佞小人而動搖根基。”
衛青拱手應諾,轉身而出。
其步履穩健,氣勢如山,所過之處,原本躁動的軍營竟漸漸平靜下來。
士卒們見這位戰神親自巡視,心中的疑慮也隨之減輕幾分。
與此同時,蕭牧又召來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