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牧沉思片刻,點頭道:“好!此事便交由你統籌,務必讓天下人知道——定北王不等朝廷一粒米,也能養活三軍將士!”
翌日清晨,靖遠城街頭巷尾,忽然傳出一則消息:
>“定北王蕭牧親率鎮北軍,于東十里坡設立民間糧集,凡愿供糧者,皆可得銀兩與通商權保障。此非賑濟,而是實打實的買賣公平!”
這則消息猶如春風穿林,迅速傳遍全城。
不少士紳聽聞后,原本觀望的態度悄然轉變。
他們原以為這位被貶北疆的皇子不過是個落魄人物,如今見他竟能調動民間力量、繞開官府掣肘,心中不禁生出幾分敬意與好奇。
更有甚者,開始主動派心腹打聽消息,意圖加入糧盟體系。
第三日傍晚,李秀娘帶回捷報:“王爺,短短三日內,共籌集糧食八千石,足夠維持鎮北軍兩月所需!”
“干得好!”蕭牧朗笑一聲,隨即下令,“即刻召沈三槐入府。”
不多時,那位曾被排擠的老糧商再次踏進書房。
蕭牧起身迎上,親自為其設座,鄭重宣布:“本王特許你組建‘北地糧盟’,授予‘鎮北糧使’之名,統管邊地糧商事務。此后凡屬糧盟成員,皆受鎮北軍庇護,享有優先通商權。”
沈三槐激動得眼眶泛紅,連忙叩首謝恩。
“屬下必不負王爺厚望!”他聲音顫抖,卻堅定有力。
書房內眾人神色振奮,唯有諸葛亮仍冷靜如常。
“王爺,這只是開端。”他輕聲道,“下一步,我們該考慮如何打破對朝廷鹽鐵專營的依賴了。”
蕭牧眼神微動,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不錯,既然他們要逼我們孤立無援,那我們就從頭建立自己的經濟根基。”
夜色漸濃,風雪未止,書房中燈火通明。
就在此時,門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稟王爺,京城急信已到!”
蕭牧與諸葛亮對視一眼,同時站起。
“呈上來。”
一封密信遞至案前,拆封之際,屋內空氣仿佛凝滯。
信紙展開,僅寥寥數語,卻令蕭牧臉色驟變——
>“陛下病危,太子遭軟禁,呂雄已掌控宮禁……”
未等細讀,蕭牧便將信收起,沉聲道:“召集諸將,明日卯時議事。”
屋外風雪驟烈,靖遠城陷入更深的寒夜。
而在暗流涌動之下,一場風暴,已然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