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家接下來商議試卷內容,還有孤打算改變一下這一次的主考規則,以前欽定的主考官,不是六部堂官,就是翰林院和國子監的大儒,基本上都是固定的人,這很不好……,”
“最好輪動起來,還要隨機從各省府州縣抽調學識淵博,德高望重的長者來參與閱卷,最終評定則由皇帝來欽定三甲,陛下不在,由孤代為效勞。”
朱瞻墡這是在不斷壓迫這群士大夫們的底線。
一點點將他們的紅線給逼到退無可退。
最后徹底抹掉!
朱瞻墡說著,群臣們聽著。
當說完后,朝臣們也開始議論起來。
楊士奇內閣首輔,首先站出來,緩解一下朝堂上這緊張殺伐的氣氛,稟道:
“殿下,如此一來,是不是還可以規定,每人每五年只能參與一次閱卷,期間也要隨機輪換,甚至每一次都要閱卷不同批次的試卷,各地抽取的大德高學們,也要由錦衣衛秘密通知,通知之日起,即日就由錦衣衛護送來京城。”
楊士奇的話,得到了朱瞻墡的點頭同意。
同時讓群臣們好好商議一番。
朱瞻墡的想法其實并沒有多復雜。
他只是打算從根本上杜絕學閥,杜絕傳幫帶。
這個玩意在后世也許僅僅只是學閥。
但在大明朝,則會催生出一個玩意:
——東林黨!
明朝黨爭之激烈,古往今來,絕無僅有。
要杜絕,就得刨了他們的根!
東林黨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國家都要亡了,他們還在做自己的事情,還在不斷爭權奪利。
好似每個人都在做事,但國家每天都在日薄西山。
怎么都在做事,國家還一副快完了的樣子?
顯然每個人都在做自己的事情!
——用國家的賬,搞自己的利。
閹黨害人,但總歸是向皇帝負責,在大明朝皇帝可以決定太監們的權力和生死。
但士大夫衍生出的東林黨集團。
那可不一定聽你皇帝的!
朱瞻墡未雨綢繆,防微杜漸。
更是不得不這么做!
東林黨生,大明死!
今日不做,后世之君又能何為?
不如咱這些做前人的都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