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有一座破敗的道觀。
他的府衙就在這兒。
也立起了一桿朝廷的大旗。
一桿紅色的大明旗幟!
于謙第一時間,也來跟王陽明碰了一個頭,接著就趕忙繼續查案,徹查整個江南水災背后的貪腐問題。
這不單單只是天災,還是一場人禍。
這是于謙這幾日的感悟!
王陽明一到,也讓新上任的左布政使,直接開倉放糧。
至于應天府那邊,那暫代的直接被王陽明給扶正了。
直接就讓應天府別的先不做,多去搞木頭來架設浮橋,還有多做木筏,同時維持好災民們的秩序。
與此同時,王陽明還從當地衛所抽調了五千人,直接支援蘇杭兩府,參與當地的救災。
這也是王陽明有圣旨了,不然這捅上天去,絕對是大逆不道!
王陽明還貼出了告示:
水災期間,各司衙門各司其職不可懈怠,如有懈怠者,從重處罰,為首官員罪加一等——立斬不赦!
短短的時間內,王陽明就展現出了非凡的能力。
他在別人眼中未接觸過政務。
甚至連一天知縣都沒有當過。
但處理起政務來不僅是井井有條,甚至統籌管理起一省的各司衙門,也是有條不亂。
單單三日不到,他就直接穩定了江南的救災工作。
讓救災有了重心和側重點。
并且善后的安置工作,也在快速有序地進行。
而接下來,王陽明打算要解決的,就是堵上決堤區域,還有疏通堵塞的河道。
五天后。
從京城來的大明帝國理工大學的學生,
也到了江南,直接就來找王陽明報到。
這是朱瞻墡專門派來支援王陽明救災工作的。
水泥這玩意還得需要專人監管。
這也是朱瞻墡后面考慮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