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咱們廠一共拍攝生產了10部影片,有三部片子超支了,財務科長費盡心思拆了東墻補西墻才算把國家定的指標勉強完成。
我不瞞你說,《李志遠》這部片子為什么停機了,就是因為廠里沒錢了,給中影打報告提前申請明年的拍攝資金,被中影駁回了!”
孫文今接茬道:“現如今,電影生產的成本逐年增高,中影這幫臭大糞的把發行一部影片的利潤大頭都拿走了,連口剩飯都不給我們留,這讓我們今后怎么活?
所以,電影分配制度必須要進行改革,還要進行徹底的改革,要不然,廠里這1000多號職工遲早連飯都吃不起了。”
高遠感到震驚,兩位副廠長說的這些事情,是他以前沒有關注到的。
“中影這么強勢嗎?”他自問自答道:“我只知道中影是負責電影發行的公司,還以為他們發行制片廠生產出來的影片,應該會給制片廠一定比例的分成,聽您二位一說,合著他們是一次性買斷啊。”
朱德雄點頭道:“可不是一次性買斷么,這幫人獨斷專橫習慣了,我們想溝通,讓他們適當提高收購價格,這樣大家的日子都好過,可人家想都不想一口就回絕了。
他媽的,逼得我們只能去文化部告狀!
今兒過來,就是征求一下老廠長的意見,您茲要同意,我們就上書,拼死了也要把中影壟斷發行這個口子打開!”
汪陽是個老革命不假,38年就去延安了,但他也不保守,是個堅定的改革派。
他的眉頭一直緊緊皺著,聽完朱德雄和孫文今這番話后,思考了一番,一拍沙發扶手說道:“既然溝通不了,你倆也下定了決心,那就上書文化部領導,要求對電影發行政策進行改革!
另外,牽扯這個問題的并不止咱們一家制片廠啊,上影、長影、峨影、珠江就不存在這種情況嗎?
我想,他們面臨的問題比我們還嚴重!
依我之見,大家若是能聯合起來共同向上級領導反映這個問題,力度會更大一些。”
“老廠長,您這是要搞串聯啊。”高遠笑著說道。
汪陽也一樂,溫和說道:“這可不能叫搞串聯,這叫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攜手共進!”
高遠當然知道這是牽扯到電影改革的大事了,自己能有幸參與其中,足以看出三位領導對自己的信任。
他考慮了考慮,沉聲說道:“領導們,我明白您三位的意思了,放心,這事兒我會提前跟我大伯打招呼的,讓他有個思想準備。”
汪陽滿意地點點頭,欣慰看著他,問道:“小遠子,不為難吧?”
“這又什么好為難的,我勉強也算是廠里的一份子,這么重要的工作,我給廠里出份力也是應該的。”高遠坦誠道。
“我就說,遠子是個明事理的好孩子,頗有些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涂的氣概!老廠長,你這個眼力見兒我是徹底服氣了,看人一看一個準。”
孫文今毫不吝惜對高遠的欣賞,先狠狠地夸了他一番,又對汪陽豎起了大拇指。
朱德雄也笑著說道:“自打小遠子來廠以后,連廠里都有了一些較大的變化,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部電影從籌備到開拍,大大縮短了時間,并且拍攝出來的成片效果相當不錯,這小子帶動的是工作效率的提高啊。”
“二位領導過譽了,我只是做了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已,當不得領導這般夸獎。”高遠忙謙虛了一句,接著問道:“領導們,我能問一下,您幾位打算跟我大伯談哪些方面的問題嗎?”
事關自個兒和大伯如何透底,他必須把這些問題搞清楚才行。
汪陽斟酌斟酌,說道:“主要牽扯到兩個方面,首先,我們會提出要求,讓中影把發行權讓出來,讓制片廠擁有獨立發行影片的權力。
如果這個要求無法達到,那么我們就退一步,中影對每部影片的收購價格必須上調,且制片廠自己做預算,每部影片的制作費用,我們上報多少中影就得批多少。”
高遠點頭表示明白,又問:“那打算什么時候跟高部長見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