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倆不知道,俺也是出訪過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等十幾個國家的人,親眼見到過那些老外對中國功夫有多么喜歡。
咱們的運動員一上場,還沒開始對練,只是一亮相,那些歡呼聲、口哨聲就響徹全場。
但是咱國家不富裕啊,出訪一次,人吃馬嚼的,花老鼻子錢了。
要是能把武打片拍出來,在外國一放,嚯……
那影響力就大了去了!
不比咱們把隊伍拉出去省錢嗎?
不對,還能掙洋人的錢。”
他這么一說,連高遠帶李文化都給震住了!
這二位都沒想到拍攝制作武打片還能出口,還能起到弘揚中華傳統武術的作用。
更關鍵的是,只要能出口,就意味著就能夠創匯!
國家現在最缺的是什么?
是外匯儲備。
高遠了解到的數字是,1978年,國家的外匯儲備量是167億美元。
毫不夸張地說,這年頭兒,誰能給國家創匯,誰就是爺!
當然,也不能怪兩人沒考慮到這一點。
因為角度不同,看待問題的方式也就不同。
高遠記憶深刻的是,1979年是中國電影大爆發的一年,全年觀影人數高達290億人次。
換算一下,每個人在這一年中平均看過28次電影。
不敢說后無來者,但絕對前無古人。
國內電影市場都如此火爆,誰還能想到拍部電影往國外送?
也就是于海這種經常代表國家去海外出訪交流的武術家,目睹了外國人對中國武術無與倫比的熱忱后,才會把中國武術和電影出口聯系到一起來吧。
薅資本主義羊毛,高遠可太感興趣了。
他一激動,騰地站了起來,雙手握住于海粗糙的手,情真意切顫聲說道:“我喊您一聲于叔吧,于叔,您可給我們提了個大醒!武打片能掙外國人的錢,這是我們之前都沒想到的事情!
您這不僅是給我們提醒了,您這是給中國的電影事業指出了一條明路來啊!”
“高策劃,您謬贊了,謬贊了!愧不敢當啊!”于海也站了起來,笑得瞇起了雙眼,嘴上謙虛,卻滿臉自豪。
“您不用客氣,喊我小高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