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公主再怎么納面首也是公主的私事,為人臣子的頂多勸誡幾聲,再者陛下這些年頗為縱著公主,也實在犯不上為了小事開罪公主、擾了皇帝清凈。
嵇靈韻則是揚起唇角,懶散道:“兒臣知罪,自領責罰,只望陛下莫要動了我那些面首,他們離了我可難了。
”三皇子嵇琮小聲參與進來,道:“皇姐莫要說了。
”太子則是頂著國字臉正直地說:“皇姐確實做過頭了。
”“確實該收收性子了。
”皇帝拋下簡單一句話,“朕擇日給你挑位駙馬。
”“多謝父皇。
”嵇靈韻冷笑。
“無事退朝——”大太監又喊。
正當所有人收拾儀容準備離開的時候,跪在地上的寂清然厲聲道:“陛下,臣還有一事!”朝臣們又定在原地,齊齊看向寂清然。
“說。
”皇帝頷首。
嵇靈韻橫眉,心中暗罵蠢貨。
下一秒寂清然的話就引起軒然大波。
“臣請施行新政改革,廢除薦舉,全面推行科舉!”右相即便跪著,也是渾身上下板直板直的,就像他那個人,犟骨頭,硬得不知變通。
這番話恍若熱油濺入辣椒末,一瞬間沸騰起來。
先前縮著作鵪鶉狀的臣子們紛紛站出來。
文官大多在前沖鋒陷陣,就連少許不議政的武官也加入了戰斗。
而寂清然舌戰群儒。
禮部侍郎:“陛下萬萬不可!這薦舉制自開朝而始,推行諸載,豈能輕易廢除?這有違先祖!”寂清然:“禮部侍郎若真誠心,大可親自下去問問先祖是否同意。
”太常卿:“陛下三思!右相實在冒進,眼下格局即是最好,不宜變通,未免傷了百姓之心。
”寂清然:“傷的是百姓之心還是貴族之心你是否分辨!”吏部尚書:“改革茲事體大,怎能輕易提出?”寂清然:“我已有詳細規劃,吏部尚書若感興趣,大可同我辯論一番。
”輔國將軍:“臣雖不通政事卻也知道先祖里下來的規矩不能改,先前變革已是掀起波浪,現下若再變不就是朝令夕改了嗎?陛下天威何在?”寂清然:“將軍既知自己不通政事就不要摻和進來,科舉推行已有六年,何談朝令夕改?將軍怕不是牽強附會、強詞奪理。
”左相曾廣:“寂大人真是一張好嘴。
”寂清然:“左相謬贊。
”陸陸續續又有人開口,但都一一被寂清然駁了回去。
“靜!”大太監叫出聲。
階下這才暫時偃旗息鼓。
皇帝直接下結論:“右相提出新政,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