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王子抬起頭,沖著帳篷門口發(fā)出嗚嗚低吼。
有東西?
逢山放下鍋,抓起步槍,動作輕微的用槍管挑開防水布,看到帳篷外聚集十幾頭馴鹿。
北極圈苔原有兩種鹿,一種是馴鹿,一種是駝鹿,兩者區(qū)分很簡單,看體型和鹿角就行,馴鹿身體小鹿角分叉很多,駝鹿個頭賊大,鹿角跟鏟子一樣。
對于臨時帳篷,馴鹿群并沒有害怕,躲避冰雪同時,低頭用蹄子翻開積雪,啃食苔蘚植被。
“算你們走運(yùn)。”
逢山放下步槍,現(xiàn)在不是狩獵的時間,家里有棕熊肉打底,暫時不缺食物,即便打了處理起來也麻煩。
而且眼前是一群雌馴鹿帶著小鹿,按照小爺爺日記里記載,如果不是食物緊缺條件下,盡量不要狩獵雌性動物。
逢山拿出一些食鹽,灑在雪地上。
一頭小馴鹿好奇走上前,輕輕舔舐混合食鹽的雪粒,馬上高興的叫了一聲,其它馴鹿聽到叫聲,走過來低下頭把含有食鹽的雪地團(tuán)團(tuán)圍住。
撒鹽,是逢山在小爺爺日記里看過一段故事,講因紐特人的冬天,不管男女老少上廁所只能在露天雪地。
因為因紐特人飼養(yǎng)的馴鹿在冬季需要攝入足夠的鹽分,用來保持身體健康和正常生理功能,在春夏季節(jié)馴鹿會尋找鹵水泉和巖鹽來補(bǔ)充鹽分。
而在冬季,這些補(bǔ)充鹽的途徑被大雪覆蓋,為此因紐特人會通過撒尿給馴鹿補(bǔ)充鹽分,并且也不會一次尿完,一般都是東尿一點(diǎn),西尿一點(diǎn),保證每頭馴鹿都能吃到尿。
想想馴鹿還真特么慘,本來在北極圈生存就夠可憐,大冬天還要吃尿。
至于吃不吃屎,小爺爺日記里沒說,大概率不會。
雙方就在這塊坡地躲避冰雪,相安無事。
王子欠欠的跑進(jìn)舔舐食鹽的馴鹿群,打算嚇唬一下小馴鹿,沒曾想反被馴鹿群嚇的夾起尾巴嗷嗷到處竄。
北極圈天氣就跟女朋友心情一樣,變幻莫測,來去如風(fēng)。
蒙頭蓋臉的冰雪剛結(jié)束,陽光就穿過云層,落在苔原上,溫度漸漸回升。
用泥土掩埋火堆,拆掉帳篷,逢山整理好裝備與馴鹿群在友好氛圍中告別,繼續(xù)踏上巡邏的路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