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反駁,但卻沒有一死了之的決心,只能悶悶不答。
“至于你兒子”李徹將目光投在王羲正身上,“是被你連帶的,便不需戴枷了,從基層小吏做起吧。”
王永年微微一怔,隨后老淚縱橫:“罪臣,謝殿下隆恩。”
王羲正不用戴枷,就保留了升遷的希望,李徹這也是給王家留了一條后路。
李徹看向王羲正,問道:“你會什么啊?可會寫公文?”
王羲正沮喪道:“草民不會。”
“可會斷案安民?”
“這也不會。”
李徹面露不滿,難道又是一個只會讀死書的儒生?
“這也不會,那也不會,要你何用?”
王羲正面色慘白,但還是倔強道:“草民跟隨老師多年,除圣人之學外,還學了農家的本事。”
“農家?桃源派?”李徹瞪大眼睛,“陶潛是你什么人?”
“正是家師。”
李徹豁然起身,踉蹌著上前扶起王羲正:“竟是桃源高徒,快起快起。”
陶潛啊,大慶農學的泰斗人物!
這一派的儒生雖然也尊崇儒教,但他們更專注于對農學的研究。
當初李徹還想過把陶潛也一同拐來,但這老爺子在士子中地位太高,最終還是放棄了。
王羲正被李徹態度搞得不知所措,頓時手足無措起來。
若是他去過川蜀之地,就會知道李徹這手絕活,乃是一種名為‘變臉’的絕技。
緊接著,卻聽到李徹又問道:“尊師近來可好?”
“勞殿下懷念,家師身體尚可。”王羲正恭敬道。
“你的那些師兄師弟如何?可有未出仕的賢才?”李徹握著王羲正的手,鄭重道,“我向來推崇尊師,若有賢才盡可推舉,寧古郡定有桃源諸賢的一席之地!”
一個桃源人才(x)
桃源農學院全體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