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那個劉錦江為了圖省事兒,就找了一處水比較淺的地方,而且一次又一次的撒網失敗。
好不容易成功了兩次,結果連個小魚苗都沒有能夠拖得上來。
徐飛燕看不下去了,好心的建議道,“劉錦江,你要不要讓趙朗試試。”
“他從小就是在這附近長大的,而且懂許多打獵的知識,總好過于你這樣浪費時間。”
那劉錦江本來是打算在女知青的面前好好表現表現的,如今出力不討好心里就很窩火。
于是就把惱怒的情緒發泄在了趙朗身上,狠狠的一眼瞪了過去,“他懂啥呀,打獵跟打魚不是一回事兒好嗎。”
“我只不過是還不夠熟練,練習幾次就好了。”
趙朗確實沒試過用網捕魚,而且看劉錦江那個架勢,根本就沒打算讓自己嘗試用他的漁網。
以他的經驗和閱歷,完全不至于跟劉錦江這樣的人計較。
不過這小子那瞧不起人的模樣,實在是太討厭了。
趙朗決定給他好好上一課。
身上沒有捕魚的工具,那便就地取材。
取了一根很長又比較結實有韌性的蘆葦當做魚竿,將自己帶在身上的尼龍繩取出一段綁在蘆葦的頂端。
并不需要魚墜和魚漂,順手用刀子在泥里摳出一截蘆葦的根部,選最結實帶分叉的部分用刀子修整一番,做了一個簡易版的魚鉤。
這種事情以往在野外執行任務的過程當中經常做,所以即便在別人眼中看來很不可思議,但趙朗卻并不費勁。
釣魚是需要餌料的,早晨揣在懷里當口糧的煮苞米粒,這個時候也派上了用場。
直接掛在簡易魚鉤上,一整套的釣魚工具就算是完成了。
“真是笑死人了,你這是在玩小孩子過家家嗎?”
“這東西要是能釣上來半條魚,我劉錦江給你磕頭拜師。”劉錦江看著趙朗手里的釣魚工具,忍不住大肆嘲諷起來。
其他幾個跟他一起來的男女知青也都開始發酵。
趙朗也不生氣,揚揚眉毛回應道,“不信我能釣到魚是吧,那不如這樣,一會兒我要是能釣到魚,也不用你給我磕頭畢竟我怕折壽。”
“你把手里的漁網輸給我就行,敢不敢?”
劉錦江早就看趙朗不順眼了,立刻拽著漁網走了過來,大聲回應,“沒問題呀,不過打賭是要相互出賭注的。”
“你要是釣不著魚,就把身上的那把槍輸給我,你敢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