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敢放心北征,朱高熾監國的本事他比朱高煦更清楚。這樣拙劣的手段自然讓朱棣震怒,只不過趙輝適逢其會讓事情得到了及時解決,朱棣查明情況之后才決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興許是到了北京又見到了朱高煦,心又軟了下來。
但對漢王黨而言,這是朱高煦丟了一分。
這又只是原因之一。表面上趙輝是幫朱高熾解決了一個緊急難題,他們還希望趙輝別和朱高熾走得太近。
趙輝要是一口回絕了,漢王黨就判定自己全力支持朱高熾。
等朱瓊枝拜會完了長公主們,安成公主上門拜訪時宋琥必定陪著一起到。
趙輝不想被漢王黨盯著下套就應該接受這份美意,至少暫時讓他們安心。
“我要與你有私交,你仍要幫你大哥行險一試?”
金良臣始終跪著:“駙馬爺,陛下乾綱獨斷,塵埃落定之前不偏不倚才是謀身之道。我也以為這樣更好,才敢如此。心意是金家奉上的,駙馬爺并不擔大兇險。大哥既不好推脫,今后若是有什么雷霆之怒,自是到大哥就為止。反倒現在若是一力推辭,卻要被當做先登了。”
“你倒幫我參謀起來了!”
“我與駙馬爺私交甚篤,自然同乘一船。”
趙輝分析著其中風險。
金良臣說的話確實有道理。
趙輝除非真的兩耳不聞窗外事,就安心做個米蟲。那樣可能會安全一些,但也更加脆弱,完全無力抵御風險。
若要像計劃的一般成為泰山從而穩如泰山,就只能積極參與進去,謹慎地決定每一步怎么走。
而任何一件事,都會有前因、有后果、有背景、有牽連。
幫了朱高熾這一把,又被他任用督修江堤,趙輝確實需要考慮漢王、趙王的反應。
想到這里他點了點頭:“好,這四人我收下了。但你記住,以后若仍是這樣先做再說,你我就不能再同乘一船。”
“駙馬爺訓諭,良臣謹記于心!”
“……起來吧。”趙輝嘆了一口氣,“世忠兄也不容易。你說我身份超然,那我也跟你說一句。我對將來自有謀劃,金家若是愿與我結為臂助,以后該多與我通有無,聽聽我怎么看。要是時運得宜,世爵未嘗不會有。”
“家父那里尚不敢說,但駙馬爺之見識、才干,良臣已深感佩服,愿附驥尾效犬馬之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