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們議論紛紛,對這種前所未見的產品贊不絕口。
很快,第一批玻璃制品就在市面上銷售了。雖然價格不菲,但依然供不應求。京城的富商們爭相購買,連一些外地的商人都聞訊趕來。
”掌柜的,還有玻璃酒杯嗎?我要十套!”一個胖商人氣喘吁吁地跑進店鋪。
”不好意思,客官,早就賣完了,”店掌柜無奈地搖頭,”要想買的話,只能等下一批了。”
”那什么時候有下一批?”胖商人急切地問道。
”這個工坊那邊說還得等半個月。”
胖商人失望地離開了,但心中已經打定主意,下次一定要第一時間來搶購。
造紙工坊的進展同樣喜人。紀凌塵改進了傳統的造紙工藝,生產出來的紙張不僅質量好,而且成本低。這種紙張潔白平整,書寫流暢,比傳統的紙張強了不知多少倍。
”這紙真是太好了!”一個書生拿著新紙張愛不釋手,”寫字的時候墨水不洇不散,筆鋒清晰,簡直是讀書人的福音啊!”
”是啊,而且價格還便宜,”另一個書生附和道,”以前買一刀好紙要幾十文錢,現在只要一半的價格就能買到更好的。”
書店老板更是笑得合不攏嘴:“這新紙張一上市,我這里的生意就好了一倍!讀書人都搶著要呢!”
兵器工坊的成果更是讓人震撼。紀凌塵運用現代冶金技術,指導工匠們改進了煉鋼工藝,打造出來的刀劍不僅更加鋒利,而且更加堅韌。
”將軍,您看這刀!”工坊的師傅興奮地向武芊芊展示新制作的戰刀。
武芊芊接過戰刀,只見刀身雪亮,寒光閃閃。她輕輕一揮,刀刃竟然將旁邊的鐵條輕松切斷。
”好刀!”武芊芊眼中閃閃發光,”這比咱們以前用的刀強多了!有了這樣的武器,咱們的士兵戰斗力肯定能大幅提升!”
這些工坊的成功,很快就引起了商人們的注意。他們敏銳地嗅到了商機,紛紛找到慕挽歌,希望能夠投資入股。
”慕大人,我愿意出資一萬兩銀子,入股玻璃工坊!”一個富商激動地說道。
”慕大人,我也要投資!造紙工坊的前景這么好,能不能讓我也參與一份?”另一個商人也不甘落后。
面對這些主動送上門的投資,慕挽歌當然不會拒絕。她制定了詳細的入股方案,既保證了朝廷的控制權,又吸引了民間資本的參與。
很快,工坊的規模就越來越大了。原本只有幾十個工人的小作坊,現在發展成了有數百人的大工坊。產量大幅提升,成本進一步降低,利潤更是滾滾而來。
”陛下,”慕挽歌興奮地匯報著工坊的收益,”僅僅一個月時間,這三個工坊就為國庫貢獻了十萬兩銀子的收入!”
”好!”紀凌塵大喜,”挽歌,你真是朕的福星!繼續擴大規模,朕要讓這些工坊遍布全國!”
但是,工坊的成功也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以楊威為首的保守派看到這些新興產業賺得盆滿缽滿,心中既眼紅又憤怒。
”這些奇淫巧技,簡直是不務正業!”楊威在自己府中對心腹說道,”皇帝不去讀圣賢書,卻搞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