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舊絨布座椅吸附了無數場電影散場后的余溫與塵埃,新近擦過的地板蠟帶著一絲刺鼻的化學香氣,隱約還有紙張油墨和年輕人蓬勃汗腺的味道。
袁杉杉羨慕著說:“蜜蜜,你也太有福氣了,男朋友能給你寫歌,還能做大導演。”
“哪里哪里,我都做不了他新戲的女主。”
大蜜蜜情商不是一般的高,小小自黑了一下。
說起來,她和班里同學,還有姐妹關系都不是多好。
因為她開學連軍訓都沒參加,先請了一個月假,拍了《王昭君》,回來后大家默契的排擠她。
因為覺得她是明星了,而自己還是普通學生。
后來還是介紹廣告拍攝,慢慢打好了關系。
大蜜蜜也算長了教訓,小小自黑,怕同學眼紅。
實在是一個月過去了,《素顏》熱度居高不下,強的可怕。
沈善登又不在聚光燈下活躍,關注都逐漸轉移到了她身上。
大蜜蜜已經算小有名氣,但近來也明顯有升咖的感覺。
同名貼吧關注那是蹭蹭漲,她之前的影視作品,很難吸引年輕粉絲。
最容易聚集年輕粉絲的偶像劇、流行歌曲,現如今是港臺專屬。
(請)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大蜜蜜已經開始張羅拍v,延續熱度了。
沒辦法,沈善登不會持家,只能靠她了。
袁杉杉驚訝看著前排,不由瞪大了眼睛:“那是華易王總嗎?小王總?他也來了?”
“唉,別提了,你還不知道,他在網上吵架,被人一激,買了點華易股票,把自己搞成了小股東。”
說起這個大蜜蜜有點來氣,不是裝的。
最近一年,沈善登把自己包裝成文藝青年,在博客里說了不少符合人設的話。
所有發言的核心,大概就是跟著大漂亮混的都富了,學習大漂亮的都發達了。
按照沈善登的說法,這么惡心的活,要是沒有點正反饋,那是一點都干不下去,哪怕找人寫,也惡心的慌。
沈善登閑著也是閑著,在博客上說了不少華易好話。
先射箭再畫靶,從產業出發,進行分析。
譬如將2005年王晶花帶著大批藝人出走華易事件,定為華易抓住了機會。
這是危,更是機,華易處理的很高明,有力的推進了公司制度建立,從家庭小作坊,向公司邁進。
總之華易是影視公司里面最早睜眼看世界(西方)的,學習了先進的公司制度,絕對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