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各方而言,他們認為,對付外星人的宇宙戰艦。最佳的武器,無疑是激光炮。而對付宇宙戰機,則可以在l1激光槍和s1激光槍之間擇其一。
而他們更為傾向于s1激光槍,最主要的原因,莫過于是因為,l1激光槍事實上與宇宙戰機、激光炮一樣,對于各火生產企業而言,沒有能源石,難以仿制。
而s1激光槍則不同,除了高能電池技術問題。它的全部材料都可以在地球獲得。各國政府在掌握s1激光槍的生產技術和指標后。便可以自行回國。自由仿制s1激光槍。
反正s1激光槍已經具備足夠的攻擊力,也更為針對外星人的宇宙戰機,那他們自然就不會對l1激光槍投入過分的關注了。
此外,還有另外一個主要的考慮因素。那就是價格決定一切,反正性能差距不大,但價格卻是天淵之別,任誰都會更為傾向于廉價的一方。
更何況,s1激光槍因為杜樂特意增加的光能充電裝置,可以滿足自動充電的需要。
杜樂就是在想起這一點后,心中更是了然。畢竟,西歐多個城市,在遭到外星戰艦的猛烈摧毀后。所有大型城市的電力設施,都已經幾乎癱瘓。
在這種情況下,一把能夠自動充能的s1激光槍,自然比充能不甚方便的l1激光槍,更加適合于持久戰。
當然。這也不代表,l1激光槍就毫無市場可言了。
因為杜樂對激光炮設置的采購限額,使得有一些國家,無法購買到更多的激光炮。大敵當前,軍事儲備不足的話,怎么也是安全感不足的。因此,這些國家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購買多些l1激光槍,以增加本國的軍事防御能力。
不管這些代表出于何種考慮,這兩款激光槍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注意和熱捧。因此,為了讓到場的各國代表更為直觀地體驗這兩款激光槍的優缺點,杜樂還在會場的外圍,提供一個射擊場,供客戶進行檢驗。
而整場武器交易會上,關于介紹產品性能和引導客戶的工作,主要是由島火公司的職員負責的。所以,如果各國代表,在檢驗了激光槍過后,對于這兩款新型激光槍仍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的話,杜樂也就讓這些職員提供一對一的解釋說明的服務。
經過試驗后,各國代表果然極為心動,不少人都紛紛解囊,當場下訂,以船隊的原來作價進行交易。
由于d國和西國,是地球防衛軍的成員國,他們當然會占據些優勢,總共得到了一半的激光炮的購買配額。所以,剩余的五百臺激光炮的購買配額,則是由f國、y國、意國和土耳國等歐洲國家的代表,私下共同商議瓜分。
也因此,d國和西國在激光炮上,已經花費了不少。興許是為了取得平衡,隨后,這兩個國家的代表,主要的購買意向,則是集中在s1激光槍上。
而其它各國得到的激光炮數量相對較少,因此,便就都又購買了一部分l1激光槍,以便對本國的武器庫進行補充。
在這次武器交易會進行到一大半的時候,杜樂大概了解了一下,各國代表下訂單的情況。根據匯總,l1激光槍的訂單,大概是一萬兩千支,而s1激光槍則比較多,大概被訂下了至少十萬支。
但是,杜樂看著這樣的訂單數字時,倒是一點也不興奮。相反,甚至還覺得有些失望不已。因為,這個數據與杜樂原先所想的,差距有些大,杜樂直覺得,他們的訂單太少了。手中持有這么些武器,根本就無法對外星人形成有利的打擊力度。
其實,杜樂舉行這個武器交易會,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那就是,杜樂想要利用地球防衛軍與日俱增的號召力,進一步擴大島國在全世界的影響力,從而真正地獲取地球人類的主導權。
只不過,杜樂的這個想法,想要將之變成現實,其實并不容易。
武器交易會繼續進行。
除了激光炮、激光槍之類的攻擊性武器外,能夠吸引各國代表的,還有防御作用的軍事裝備,比如防護衣等。
當各國代表得知,還有一種防護衣,可以減輕激光的打擊威力。保護人體安全的時候,都紛紛想要進一步了解這種防護衣。
戰場上,攻守必須兼備,方能成事。因此,沒有一個人會拒絕,在戰爭中多出一道保護層的誘惑,或是過分相信以攻為守的戰略。
要知道,培養出勇敢善戰的士兵,精明無畏的將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是必須要花費多少時間和心血加以培養。才能換來的。
但自古歷來。每每發生戰爭,都必須以慘重的血腥代價作為句點。所以,如何才能盡可能地減少士兵的傷亡,便也就成為了各國研究的重點之一。
比如。盔甲,防彈衣等,就是代表的產物。這些防御裝備,不僅可以保護各國政要自身的安全,還能保護優秀士兵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