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和傳統的炮營可不一樣。”親衛抱著一摞兵符走進來。
“傳統的炮營得先挖炮位,等把陣擺好了,騎兵早就沖到跟前兒了。”
“所以就得輕便點兒。”
顧昭在那個圈兒旁邊畫了個箭頭。“炮身的重量減到三百斤,兩個兵就能推著走;火藥裝在竹筒里,一撕開封條就能填進去。”
“月瑤,你挑的那三百個兵,得能扛著炮跑半里地還不帶喘氣兒的。從明天起啊,晨跑再加十里地。”
“我挑的兵,十個里頭有九個能把你扛起來就跑。”
林月瑤蹲下身子,手指點著“夜間射擊”這幾個字,說道,“夜里可咋校準?黑燈瞎火的,炮口偏差半寸那可就是一條人命啊。”
“就用柳姑彈道圖。”顧昭拿出一張紙來,上頭密密麻麻地標著不同藥量、不同角度下炮彈的彈著點。
“每門炮配個燈籠,拿紅布罩著,按照彈道圖上的刻度來調整角度。”
“等這火龍軍組建好了,就算后金的騎兵晚上來偷襲,也得被打得像篩子一樣。”
到了子時二刻的時候,校場的木柵欄被人推開了。
他本來是來查夜的,結果被校場里的動靜給吸引過來了——只見三十個士兵正圍著三門火龍炮,借著月光往炮里裝火藥。
林月瑤騎在馬背上,揮舞著鞭子大喊:“裝彈!轉動炮輪!開炮!”
炮口噴出的火舌一下子就劃破了夜空,鐵彈打到靶墻上,碎木片稀里嘩啦地直往下掉。
“往左偏了三寸呢,火藥得減一錢!”
“這夜間齊射搞得挺不錯。”袁崇煥這一嗓子。
“督師。”顧昭趕忙跑過去。
“末將是擔心大白天演練太扎眼了,所以才……”
“怕啥?”袁崇煥伸手拍了拍顧昭的肩膀。
“這鐵彈能打到三百步遠,裝填也就半柱香的工夫。顧參軍,你這可是給騎兵挖了個大坑。”
高鐵柱扛著一門新炮從工坊那邊過來了。“
督師您瞅瞅,這炮耳加了個轉軸,能左右轉動二十度呢!剛剛試射的時候,三炮都打中靶心了!”
袁崇煥走到炮的跟前,伸手摸了摸炮管上刻的刻度。
“想當年我在寧遠守炮的時候,一門紅衣大炮得二十個兵去抬。你再看看現在你弄的這炮,五個兵就能拉著跑,還能邊跑邊打。”
說完,他就轉身看向顧昭然后問道:“顧參軍,你說這軍隊該叫個啥名兒呢?”
顧昭想都沒想就說:“叫火龍軍唄。‘火龍出水’您知道吧,取這個意思,專門用來對付那些胡人的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