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這些物件沒什么技術含量,請的工人就要絕對可靠。
當然,等更多人知道他賺了錢,肯定會有大把人效仿。
到時價格肯定會被打下來。
他打的就是個時間差,獨一份多一天,就能多賺一天的錢。
“你和蘇月像姐妹一般,我便拿你當自家人看待。”
“工資的事就這么定了,下午就正式開工。”
蘇月也幫著勸,王翠花才紅著臉不吭聲了,心里卻對陳遠徹底改觀。
時間就是金錢,只有王翠花一個幫手,顯然還是太慢了。
陳遠想起一個人來。
此人名叫關長海,是老村長的二兒子。
比陳遠只小一個月,出生時他娘難產,差點一尸兩命。
所以關長海從出生起就體弱多病,又沒有奶吃,只能吃米湯,出了滿月比貓崽子大不了多少,大病小病不斷。
村里人都說他養不活了,勸老村長別白費錢給他治病了。
老村長不忍心,求到陳遠家,給關長海一口奶吃。
陳遠父母都是出了名的老好人,見關長海實在可憐,便沒忍心拒絕。
關長海的娘因為難產傷了身子,也整天病歪歪的,照顧自己都費勁,更別說照顧一個剛滿月的嬰兒。
陳遠父母索性提出,把關長海留下,和陳遠一起養活。
陳遠從小皮實,對比之下關長海更加可憐。
陳遠父母盡著關長海吃,多余的才輪到陳遠。
三個月后兩個娃娃都大了,奶水不夠吃,陳遠父母狠心給陳遠斷了奶,喂米湯,反而讓關長海吃奶吃到十個月。
這半年多的悉心照顧,本來看著活不了幾天的小娃娃,長的白白胖胖,和陳遠幾乎沒有差別。
老村長感激陳遠父母,有點好吃好喝都少不了陳家一份。
不知是不是有這份一起長大的情分在,關長海很粘陳遠。
陳遠調皮搗蛋,關長海沒少替他打掩護。
后來因為特殊原因,老村長蒙冤而死,沒過多久,關長海的娘也精神錯亂,不知跑去哪里。
家里只剩下九歲的關長山和七歲的關長海。
這個年代本來就生活不易,兩兄弟吃不飽穿不暖,大冬天餓的狠了,跑到河面破冰抓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