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車緩緩前行,向良驥看著周圍的大山感慨道:“我也算走了許多貧困村,可環境這么惡劣的地方,還真是少見。
這里風景固然很美,但道路不通,對搞經濟來說卻是天敵。
由此可見,在這里搞扶貧有多不容易。”
他引開了話頭,其余人也紛紛附和。
“是啊,我們那里的貧困村,雖然條件也很差,但至少沒有這么險峻的山。”
“有這些大山攔路,住在里面的百姓,生活該有多艱難。”
“那位陳小凡同志,能讓這個村子脫貧,可真不容易。”
……
隨著驢車的緩緩前行,桃源村逐漸出現在了大家眼前。
此時村里,是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
老百姓們端著盤子碗,來來回回地穿梭忙碌。
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如果不知道,還以為有人在辦喜事。
而遠處的山上,有許多穿著馬甲的客人。
他們拿著長槍短炮,對著山上一直拍攝。
楊立新介紹道:“這種情況已經持續好多天了。
據說,預約的攝影團,已經排到了兩個月之后。
最近還有電影劇組聯系,要來取景。
到時候這里的熱度一定會更火爆。”
向良驥回身對各地市的扶貧辦主任感慨道:“大家都看看吧。
論營商環境,這個村恐怕比全省所有貧困村都差。
但對口幫扶的陳小凡同志,愣是另辟蹊徑,無中生有,為該村找到了一條適合他們村發展的道路。
現在的成績大家都看見了,這個村不止能脫貧,還能過上比較富裕的生活。
這就教育了我們這些扶貧干部,有時候扶貧資金并不是最主要。
更重要的是,要為幫扶的村落,找到適合他們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