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冷笑一聲,道:“你是怕你自己受了風寒吧,朕穿的厚實,不怕。你要是受不住了,叫人啊。”
李牧嘿嘿笑道:“臣什么身份,可不敢使喚太極宮的宮人,還是您叫吧。”
“朕賜你可以使喚太極宮的宮人,少說廢話,你來叫人,朕丟不起這個臉!”
還不是這么回事兒么!李牧沒有辦法,誰讓人家是太上皇呢,清了下嗓子,扯著脖子喊道:“哎呀,本侯的腳崴啦,來人救命啊啊啊……”
翌日,朝堂之上。
“臣江道源,告逐鹿侯、工部郎中李牧,公器私用,征使吏部工匠,謀取私利,為隴西豪富修筑高樓。請陛下圣裁!”
“臣孫文本,告逐鹿侯、工部郎中李牧,私營酒坊,與民爭利。請陛下圣裁!”
“臣陳丹丘,告逐鹿侯、工部郎中李牧、輕視文教、藐視天下士子,沖撞國子監祭酒、孔圣之后孔穎達、致使孔祭酒暈厥,臥病在床,數日不起。請陛下圣裁!”
“臣趙慶,告逐鹿侯、工部郎中李牧、聚眾鬧事,濫用私刑。請陛下圣裁……”
顯然,李淵的一番話,徹底激怒了門閥世家。
李世民與長孫無忌對視了一眼,都從彼此的眼神中看到了意外。昨日倆人都料到了會有人彈劾李牧,但是沒想到彈劾得竟會如此激烈,一個御史中丞,兩名御史,一個國子監主簿,四個人同時彈劾一個大臣,大唐立國以來都是不多見的。
由此也可看出,門閥世家在朝堂之中的影響力。李牧那日鞭打崔玉言,若不是事發突然,加上李世民處置果決,快刀斬亂麻把事件結束,拖個幾日,結果是什么,也未可知。
御史彈劾,李世民無法坐視不理。當下命人去宣李牧上殿,李牧昨夜宿醉,剛剛醒轉與李淵一起吃早飯,正啼哩吐嚕的喝粥呢,就被高公公拽走了。李淵心知肚明,只是看了一眼,就繼續喝粥了,似乎對李牧能夠應對這次危機,一點也不擔心似的。
李牧自受封以來,這還是頭一次參加朝會。他往日的銀子沒有白花,一路之上高公公簡單說了一下發生了何事,避免了突然上殿不知所措。
李牧立于大殿之上,左右兩邊站著文武官員。他看了眼站在他前面的四個人,向李世民施禮,道:“臣、逐鹿侯李牧,參見陛下。不知陛下喚臣來,有何事問詢。”
李世民指了指面前的四個人,道:“李牧,今有四人彈劾于你。正所謂,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朕不能聽他們一面之詞,喚你來,是為了當面對質,朕今日給你機會,讓你們當堂一辯。朕把話放在前頭,今日有罪無罪,皆看雙方辨得如何。若你自辯成功,則是他們誣告,朕治他們的罪,若你自辯不成,朕就要治你的罪了。列位愛卿,都是見證。”
眾臣應諾,三個御史一個主簿,紛紛摩拳擦掌,盯著李牧,目露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