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很多人還是沒說話。
這是打算觀察后續,這部電影的前期宣傳做的很好,又是導演榜單的新聞又是龍象獎的,首日票房好一些也不奇怪。
高開低走不是沒有過。
媒體的反應不慢,當數據網的票房更新,許多門戶網站都第一時間放上了《人類清除計劃》的票房數據,這次都不用碧海青天打招呼了。
影評人也沒閑著。
作為洛遠的第二部電影,影評界給出的關注度還是很高的,所以五花八門的影評也開始出現在各大論壇乃至星空網上。
“這是一部不恐怖的恐怖片!”
這篇影評正是由燕川的好友安浩所寫:“部分影迷說,作為一部比較黑暗的cult片,這部電影似乎并沒有想象中那么恐怖,但在我看來,這部電影的立意非常恐怖,恐怖的根源在于他的合法性,合法殺戮,合法泄憤、嫉妒……”
“背景設定下,原罪有千萬種。”
“相信看電影的時候每個人都會自問,假如這件事成真,年度合法殺戮的那一夜你會怎么辦?你有想殺的人嗎?想滅除的你所鄙夷的所仇恨的所嫉妒的人嗎?你有單純的殺心嗎?不為任何理由,只因心里有大批量的惡需要出口?不殺,不救,不被殺,就是良善存活嗎?
“我因此而躁動不安。”
“當電影結尾宋母用特權把宋父送進了患者爆滿的醫院,我甚至感到有些難過了,殺戮從來不能解決問題,這是電影的核心所在,無論階級還是貧富都是社會的永恒話題。”
這篇影評發在星空網上。
總分是五分,安浩打了四分,缺了一分的原因是安浩覺得這部電影的拍攝技巧以及劇本本身并不算多么優秀,這部電影優秀的地方在于思考的引發以及道理的闡述。
當然也有不同的聲音。
有安浩這樣的好評,也有一些影評人給出了差評,這很正常,包括之前《瘋狂的石頭》也曾經遭遇過部分影評人的抨擊。
“恐怖片不像恐怖片!”
“科幻片不像科幻片!”
“可以說是漏洞百出,別人看到了思考,我看到的是熊孩子坑爹,看到的是退伍軍人杰克蘇大殺四方,看到的是打了個醬油便領盒飯的男朋友,看到的是掛著科幻和恐怖噱頭的低級動作片……”
有差評就有反駁。
一個網友表示:“故事真的很精彩,拷問人性的好片子,無腦到只會找質量啊科技啊電影分類等問題的影評人,真心無語了,你說話前想想這部電影的成本啊。”
紛紛擾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