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姐姐出嫁了,往后便是別人家的人,一年也難回來幾趟,今個兒回門,你該歡快才是,何以吃姐姐的酸?”
聽著倒像是維護程亦安,實則是暗點程亦安,往后沒事別往娘家跑。
程亦芊一聽這話,鳳眼睜得亮晶晶的,與苗氏說,
“娘,既然往后姐姐不常歸家,姐姐的院子能不能挪給我住!”
這話一落,東次間內靜了靜。
苗氏悄悄看了一眼老太太,見老太太臉色沉下來,朝女兒使了幾個眼色,就不吱聲了。
老太太對程亦安偏愛到什么地步呢,將府上景致最好的院子給了程亦安。
當初大夫人和苗氏均是不滿的,大夫人認為當給自己女兒大小姐程亦晴,二夫人苗氏認為當給自己女兒程亦芊,三夫人心想既然你們爭執不下,不如干脆給她女兒程亦枚?
老太太的解釋是,“安安沒娘疼,我少不得偏她一些。”
這話并沒有什么說服力,以至于大夫人認定程亦安搶了自己女兒的風頭,回門這樣的喜慶日子,她也告病不曾露面。
程明昱既然將婚事派給了四房,長幼有序,也該大姑娘程亦晴出嫁,就因著老太太偏愛程亦安,大好的婚事落在她一個孤女頭上,大夫人恨得咬牙切齒,當初若不是以為這門婚事十拿九穩,她也不至于拒了旁的幾門好親,害得她女兒尚待字閨中,為人恥笑。
老太太看著底下滿腹怨言的兒媳孫女們,不禁搖頭。
她們一個個怨她偏心,孰不知這門婚事從一開始注定就是程亦安的。
她這般做,是殫精竭慮,為整個四房掙前程呢。
老太太不屑于解釋,徑直發話,
“安安嫁得近,逢年過節還是常回來的好。”
言下之意是院子要留給她。
東次間內瞬間安靜如斯,一場好好的回門宴已沒了興致。
午宴過后,程亦安哄著老太太瞇會兒眼,便回了自己的閨房。
從老太太院子角門出來,沿著石徑往東面過一條曲折石橋,目光緊隨腳下一隅溪水望去,只見芍藥滿地,秋菊如霞,曲徑通上一片鄰水的寬臺,花繁木繞,十分的好景致,再往后連著穿堂進去,便是正院。
程亦安久久立在石橋上,目光定在穿堂口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