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嘗了后紛紛說:“還別說,就是比自己家做的螞蟻上樹好吃多了。”炒過的肉末依然香嫩可口,最重要的是既沒有發(fā)干發(fā)柴,也沒失去肉味兒,和滑爽的粉絲完美融合。
喬大爺品鑒道:“高湯的鮮味是調(diào)味料替代不了的,囫圇吞棗也許嘗不出來,仔細一品,調(diào)料的那種又尖銳又單薄的鮮一咂摸就能吃出來。”
大家都開馬大娘的玩笑:“秘訣南荼都告訴你了,不怕你學(xué)去,趕緊回家做來嘗嘗。”
馬大娘趕緊道:“我可什么都沒聽見啊。”可別讓她家那幾個小祖宗聽到,再叫她以后都用牛骨高湯泡過的粉絲做菜,這誰受得了,幸好今天沒帶他們來。
下一道菜是萵筍燉豬肚,其實全稱應(yīng)該是泡椒萵筍燉豬肚,有泡椒這個點睛之筆,讓湯汁呈現(xiàn)一種濃郁的金紅色,只看著就開胃,更別提飄在空氣中的那股鮮香酸辣氣息。
雖然誘人,但街坊們都上了年紀,有自己的顧慮,等趙素芬身先士卒,夾了一筷子做了這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大家才發(fā)問道:“辣不辣?”“能不能咬得動?”
趙素芬細嚼慢咽,等豬肚下了肚,才慢吞吞地道:“放在我年輕的時候,我肯定要告訴你們,辣得很、咬不動,這樣一整鍋都是我的了。現(xiàn)在吃不下那么多了,你們就偷著樂吧。”
她這樣說,大家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喜滋滋地拿了碗去盛湯、盛豬肚。
先喝一口湯,豬肚就是有本事讓湯汁變的濃郁鮮美,又有其他食材相互配合。只一口,先傳遞到舌尖的是泡椒的酸辣味,程度把握得更好,爽口中帶著點點的刺激,讓味蕾瞬間活躍起來,又不至于讓人覺得過于刺激。
萵筍增加的清香稍后而至,最后豬肚的醇厚味道,更是這道菜的精髓所在,是整個湯汁的靈魂,綿長厚重,回味無窮。
為了保證湯汁的濃鮮,南荼有兩個小竅門。一是湯中會加一團肉末提鮮。
這是南元海在開飯館的時候就總結(jié)出來的秘訣,自然也毫無保留的教授給了南荼。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試驗,南元海發(fā)現(xiàn)肉末調(diào)整成豬肉和牛肉各半以后,肉質(zhì)的香氣和鮮味的均衡最恰當(dāng)。
適當(dāng)運用這種肉末,可以拯救不少風(fēng)味單調(diào)的菜品。肉沫還有掃湯的作用,能讓湯水更清澈。
南荼在做這道萵筍燉豬肚時,又改良成使用炒香過的肉末,最后的成品滋味果然更佳。
為什么大家都覺得南來飯館即便是做尋常家常菜,也比別人好吃的多?就是因為這里的廚子一直沒停止過探索,從不滿足于現(xiàn)狀,固步自封。
豬肚湯的另一個秘訣,是在出鍋前稍加一些藤椒油。藤椒油滋味刺激,為了大眾的適口性,不要加太多,也不能加的太早,藤椒油長時間受熱香氣會揮發(fā)。湯底多了這么一點藤椒油,基調(diào)會變得悠長,也不會喧賓奪主。
a
href="
"
title="挽星霜"tart="_bnk"挽星霜